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茵陳湯中包含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利濕的功效。茵陳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亦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兩者合用,可增強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適用於濕熱黃疸、肝膽濕熱等症。
- 梔子能緩解茵陳蒿的毒性:茵陳蒿雖能清熱利濕,但性寒且有小毒。梔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瀉火利濕的功效,能緩解茵陳蒿的寒性和毒性,使其藥效更安全有效。
梔子茵陳湯中包含茵陳蒿,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茵陳蒿性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梔子亦有清熱利濕之效,兩者相輔相成,加強清熱利濕的作用,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肝膽濕熱等症。
- 疏肝利膽:茵陳蒿入肝膽經,能疏肝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利於濕熱的排出。梔子亦有疏肝解鬱之效,二者合用,可更有效地疏肝利膽,改善肝膽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梔子茵陳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煩的功效。方中茵陳蒿、梔子皆苦寒,善於清熱利濕,而澤瀉的加入,可加強利水滲濕之力,使濕熱之邪得以迅速排出體外。
- 健脾利濕:澤瀉亦具健脾利濕之效,可輔助茵陳蒿、梔子等藥物,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濕熱之邪不易停滯於脾胃,進而減輕患者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之,澤瀉的加入,使梔子茵陳湯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健脾利濕之功效更為顯著,有助於快速改善濕熱證的臨牀表現。
梔子茵陳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配合茵陳蒿的清熱利濕作用,可加強藥效,共同達到清熱利濕、退黃祛濕的目的。
二、抑制濕熱蘊結: 黃柏能夠抑制濕熱蘊結於肝膽,防止濕熱毒邪蔓延,配合梔子的清熱瀉火,可有效緩解濕熱引起的黃疸、發熱、口苦等症狀。
梔子茵陳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是考慮其利濕健脾的作用。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之效。茵陳蒿性苦寒,善於清利濕熱,但偏於寒涼,易傷脾胃。而赤茯苓可補脾健胃,緩解茵陳蒿的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同時也能促進濕熱的排出。
因此,赤茯苓的加入,不僅可以加強利濕的效果,還能保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梔子茵陳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梔子苦寒,茵陳苦寒,兩者皆有清熱利濕之效,但性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味甘入脾,可緩解梔子茵陳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並使藥力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 增強藥效: 甘草有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加入甘草,可以增強梔子茵陳的清熱利濕效果,並減輕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梔子茵陳湯
梔子茵陳湯由梔子、茵陳蒿、澤瀉、黃柏、赤茯苓、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解毒的功效,主治身體發熱、皮膚發黃、小便不順暢、脈搏有力、口渴等症狀。
藥物組成: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功效:
梔子茵陳湯具有清熱利濕、退黃、解毒的功效。主治身體發熱、皮膚發黃、小便不順暢、脈搏有力、口渴等症狀。
用法:
梔子茵陳湯通常以湯劑形式服用,每日1劑,連服7-10天。
注意事項: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梔子茵陳湯。
服用梔子茵陳湯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服用梔子茵陳湯後,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梔子茵陳湯是一種清熱利濕、退黃、解毒的中藥方劑,主治身體發熱、皮膚發黃、小便不順暢、脈搏有力、口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梔子7個,茵陳3錢,澤瀉3錢,黃柏3錢,赤苓3錢,甘草1錢。
如大便燥結,加大黃4錢;口渴,加生石膏5錢。
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茵陳湯, 出處:《會約》卷十一。 組成:梔子7個,茵陳3錢,澤瀉3錢,黃柏3錢,赤苓3錢,甘草1錢。 主治:身熱發黃,小水不利,脈實口渴。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