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粥
Cardamom porridg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23.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主治功效
豆蔻粥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記載的豆蔻粥方,其組成簡潔,僅用肉豆蔻與粳米二味藥材。主治「傷寒後,脾胃虛冷,嘔逆不下食」。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肉豆蔻溫中散寒,行氣止嘔: 肉豆蔻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其藥性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嘔、澀腸止瀉的功效。傷寒之後,正氣虛損,脾胃受寒,則易出現脾胃虛冷、嘔逆、食慾不振等症狀。肉豆蔻溫暖脾胃,散寒止嘔,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恢復脾胃的正常功能。 「去殼一枚別作末」的炮製方法,更能提高藥效的發揮,避免藥物過於辛燥。
2. 粳米健脾益胃,和胃止嘔: 粳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止嘔、補中益氣的功效。粳米熬粥後,更容易消化吸收,能滋養脾胃,增強其消化功能,進而緩解嘔逆不下食的症狀。 粳米與肉豆蔻的搭配,一溫一平,寒溫並濟,相輔相成,更有利於溫補脾胃,使藥效得以協調發揮。
3. 方劑整體作用: 豆蔻粥方中,肉豆蔻溫中散寒,行氣止嘔為主;粳米健脾益胃,和胃止嘔為輔。二者合用,溫中散寒與健脾益胃相結合,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調理脾胃虛冷,從而有效治療傷寒後遺留的嘔逆不下食等症狀。 此方劑溫和平和,適合脾胃虛弱,寒邪未盡的患者服用,達到溫中、健脾、止嘔的治療效果。 其簡潔的組成,也體現了古代醫家“簡潔有效”的用藥原則。
總而言之,《聖濟總錄》所載豆蔻粥方,以其溫和的藥性及簡潔的組成,有效針對傷寒後脾胃虛冷,嘔逆不下食的病症,其治療原理在於溫中散寒、健脾益胃,達到調理脾胃,恢復正常消化功能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肉豆蔻1枚(去殼,別作末),粳米(淨洗)2合。
上2味,先將粳米如常煮作稀粥,熟後下肉豆蔻末,攪勻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適量食用:豆蔻雖有益,但因其性溫,陰虛火旺者不宜過量食用。建議每天食用一次即可。
- 過敏反應:部分人對豆蔻可能會有過敏反應,第一次食用建議先少量嘗試。
- 健康狀況:若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建議在食療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士。
- 存放問題:豆蔻應存放在陰涼乾燥處,以免潮濕變質。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豆蔻粥,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肉豆蔻1枚(去殼,别作末),粳米(淨洗)2合。 主治:傷寒後,脾胃虛冷,嘔逆不下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