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罂粟飲子」中包含罌粟殼,是因為罌粟殼具有良好的鎮痛和止咳作用。罌粟殼能夠有效地緩解由於疼痛或咳嗽引起的不適,對於一些急性病症有顯著療效。其主要作用是鎮痛止咳,幫助改善病情。罌粟殼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提供更好的緩解效果。
在中藥方劑「罂粟飲子」中加入人參,主要因為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功效。人參為補益之要藥,能強壯體質、提昇免疫力,對於虛弱患者尤為適用。該方中人參與其他草藥相輔相成,適合治療體虛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
罌粟飲子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降逆止嘔: 厚朴性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罌粟飲子主要用於治療因肺氣上逆、痰涎壅盛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厚朴可以幫助降逆氣,止嘔逆,緩解呼吸道症狀。
- 燥溼化痰: 厚朴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幫助化解因痰濕阻肺而導致的呼吸道疾病。罌粟飲子中通常還會加入其他化痰藥物,厚朴可以與之配合,增強化痰效果,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罌粟飲子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毒暖胃:罌粟飲子多用於止咳平喘,但罌粟性寒,久服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可解罌粟之寒,暖胃和中,避免藥性過寒傷及脾胃。
- 調和藥性:生薑辛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藥效,與其他藥物配伍,可更有效地發揮止咳平喘之效。同時,生薑亦可緩解罌粟飲子中其他藥材的苦寒之性,使藥味更易入口,患者更易接受。
總而言之,生薑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解毒暖胃,更可調和藥性,使罌粟飲子療效更佳。
罌粟飲子中加入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罌粟飲子多用於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而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協助排出體內濕氣,改善痰液過多的情況。
- 健脾益氣:罌粟飲子中常含有滋陰潤肺的藥材,而茯苓能健脾益氣,有助於脾胃運化,促進藥物吸收和療效的發揮,避免藥材滋膩損傷脾胃。
總之,茯苓在罌粟飲子中的加入,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健脾益氣,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療效。
罌粟飲子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胃止嘔: 罌粟飲子以止咳平喘為主,但其性寒,容易造成胃寒嘔吐。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緩解因藥性寒涼而引起的胃部不適,增強其止咳平喘之效。
- 助藥力: 乾薑具備辛溫發散之性,可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罌粟飲子中其他藥材多屬寒涼之品,加入乾薑可調節藥性,使之溫和,更加適合人體服用。
罌粟飲子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 烏梅味酸,入肺經,具有斂肺止咳之功效。罌粟飲子用於治療肺虛久咳,而烏梅的斂肺作用可收斂肺氣,止咳平喘,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罌粟殼、杏仁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 生津止渴: 烏梅味酸,能生津止渴,緩解因肺虛津傷所致的口渴症狀。罌粟飲子中加入烏梅,不僅能止咳化痰,還能滋陰潤燥,使藥效更佳。
「罌粟飲子」方劑中加入「阿膠」的主要原因在於其補血滋陰、止血安神之效。
阿膠性甘平,入血分,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安神定志的功效。罌粟飲子多用於治療血虛陰傷、心悸失眠、咳嗽咯血等症。阿膠的加入,一方面可以補益血虛,另一方面可滋陰潤肺,並能安神定志,減緩因血虛或陰虛引起的失眠等症狀。同時,阿膠也能止血,對於咯血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罌粟飲子
組成:
- 罌粟殼:5克
- 人參:10克
- 厚朴:10克
- 生薑:10克
- 茯苓:10克
- 乾薑:10克
- 烏梅:10克
- 阿膠:10克
主治:
赤白滯利,是指小便不利,小便顏色異常,或赤或白,或混濁不清,或有膿血等。
各味藥材功效:
- 生薑:辛溫,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活血化瘀。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用法:
將上述藥材洗淨,切碎,加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
注意:
- 孕婦忌服。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本方有溫補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罂粟飲子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服用。服用罂粟飲子期間,應避免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罂粟飲子,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一。 組成:罂粟殼半兩(蜜炙),人參(去蘆)1分,厚朴(去粗皮,生薑制)1兩,白茯苓半兩,乾薑1分(炮),烏梅3個(去仁,連核用),禦米殼3個,阿膠3片(蛤粉炒焦,去粉)。 主治:赤白滯利。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