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賊丸方劑中包含木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止血生肌: 木賊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外傷出血等症狀,木賊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
- 利尿通淋,消腫止痛: 木賊還具有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腫、疼痛等症狀,木賊可以起到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木賊丸方劑中加入木賊,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止血生肌、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等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木賊丸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原因有二:
- 止血固精: 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遺之功效。木賊本身也具止血作用,二者合用,可增強止血效果,並能治療因肝腎不足所致的遺精、滑精等症。
- 澀腸止瀉: 海螵蛸還有澀腸止瀉的作用,可治療脾胃虛弱、滑泄不止等症。木賊丸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咯血等症,加入海螵蛸,可以防止因藥物燥熱而導致的腸胃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木賊丸」主治功效分析
「木賊丸」方劑,出自《聖惠方》等古籍,其組成主要為木賊、榼藤子(或榼藤子仁)、海螵蛸(即烏賊魚骨)。根據古文記載,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痔瘻、痔疾,尤其針對「痛不可忍」之症狀。現綜合古籍內容,對木賊丸之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主治功效
1. 止痛消腫,治痔瘻、痔疾:
- 《聖惠方》明確指出,木賊丸「治痔瘻,痛不可忍」及「治小兒痔疾,痛不可忍」。這些記載說明木賊丸的主要功效在於緩解痔瘻、痔疾所引起的劇烈疼痛,並可能具有消腫的作用。
2. 止血:
- 《幼幼新書》及《聖惠方》亦有記載類似方劑(包含荊芥、枳殼、薄荷),用於治療「小兒痔疾下血,發歇不定」,雖非木賊丸原方,但可從中推論痔疾往往伴隨出血症狀。而木賊本身具有止血之效,可推測木賊丸亦具有止血功效,有助於治療痔瘡出血。
治療原理
1. 木賊:
- 木賊性平,味甘、苦,具有清熱明目、止血消腫的功效。在木賊丸中,木賊的止血功效可能針對痔瘡出血,其消腫作用可能針對痔瘡的腫脹疼痛。
2. 海螵蛸(烏賊魚骨):
- 海螵蛸味鹹,性澀,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的作用。 在木賊丸中,海螵蛸的收斂止血之效,有助於緩解痔瘡出血;其制酸止痛之功,可能透過制酸來減輕肛門周圍的刺激感,緩解疼痛。
3. 榼藤子(或榼藤子仁):
- 古籍中提到,榼藤子需去殼塗醋或酥炙黃使用。榼藤子性微溫,味辛,有解毒散結的功效。此藥在木賊丸中可能的作用是輔助木賊和海螵蛸的止痛消腫功效,幫助改善痔瘡的局部炎症。透過炮製,或許能進一步增強其藥性。
4. 配伍協同:
- 木賊、海螵蛸及榼藤子三藥合用,形成一個止血、止痛、消腫的複合作用。木賊清熱止血、海螵蛸收斂制酸、榼藤子解毒散結,共同針對痔瘻、痔疾的病理機制,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5. 服用方式:
- 古籍中提到,木賊丸可研末以粥飲調服,或煉蜜為丸,以溫粥飲送服。這種服用方式有助於藥物的吸收,並能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總結
綜上所述,「木賊丸」方劑主治痔瘻、痔疾,特別是疼痛劇烈者,且可能兼具止血功效。其治療原理在於木賊的清熱止血、消腫,海螵蛸的收斂止血、制酸止痛,以及榼藤子的輔助解毒散結作用。三藥配伍,共奏止痛、止血、消腫之效,達到治療痔瘻、痔疾的目的。古籍中亦有記載使用其他藥物(如荊芥、枳殼、薄荷)治療痔瘡出血,可佐證痔瘡出血為常見症狀。
傳統服藥法
木賊1兩,榼藤子仁2枚(塗酥炙黃),烏賊魚骨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溫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木賊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 組成:木賊1兩,榼藤子仁2枚(塗酥炙黃),烏賊魚骨2兩。 主治:痔瘻,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