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翳海螵蛸膏

退翳海螵蛸膏

TUI YI HAI PIAO SHAO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眼科訣髓》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肝經 50%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退翳海螵蛸膏」方劑中使用海螵蛸,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止血: 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其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眼部傷口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 海螵蛸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翳膜形成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能更好地消散眼部翳膜。

因此,海螵蛸作為「退翳海螵蛸膏」方劑中的一味藥材,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利於治療眼部翳膜,促進視力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退翳海螵蛸膏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肺受病,雙障黃赤膜遮睛,不分晝夜",具體分析如下:

  • 病位:明確指出病位在肺與眼,反映中醫"五輪學說"中白睛屬肺的診治理論
  • 病症特徵:眼部出現黃色與赤色混雜的障膜(雙障黃赤膜),遮蓋視線,且症狀持續不分晝夜
  • 病機推測:結合"肺受病"的記載,應為肺火上炎,濁熱上擾目竅所致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主要組成

  1. 海螵蛸(烏賊骨)

    • 性味鹹澀微溫,歸肝腎經
    • 傳統用於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
    • 在本方中取其去翳明目之效,針對眼部黃赤障膜
  2. 烏雞子白(雞蛋清)

    • 性味甘涼,傳統認為能清熱解毒
    • 作為基質與海螵蛸成膏,可能有助於眼部應用時的附著與緩釋
  3. 腦子(冰片)、麝香

    • 芳香開竅藥,性味辛香走竄
    • 助藥力穿透眼障,起到引藥上行、開竅退翳的作用

配伍邏輯

  1. 煅製工藝

    • 將海螵蛸與雞子白調和後煅紅,增強了礦物質的活性與吸收性
    • 煅後研磨加入芳香藥,保持了藥物揮發成分的有效性
  2. 應用方法

    • 燈心沾藥少量多次點眼(5-7次),觀察反應後清洗再點
    • 這種間斷性給藥方式可減輕刺激,觀察療效調整

治療原理推測

  1. 收斂退翳:海螵蛸為主,針對眼部異常增生的膜狀物有收斂消除作用
  2. 清熱解毒:雞子白輔助清解眼部熱毒,緩解黃赤症狀
  3. 開竅透障:冰片麝香助藥力穿透眼部障膜,直達病所
  4. 煅製增效:高溫處理可能改變藥物理化性質,增強對眼部病變組織的作用

此方體現了傳統眼科外治法中"退翳明目"的治療思路,結合了礦物藥、動物藥與芳香藥的協同作用,通過局部給藥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

傳統服藥法


海螵蛸不拘多少(去粗皮)。
上為末,將烏雞子1個,煮熟,去殼黃,用白和螵蛸成膏,爐內煅通紅為度,取出,研入腦子麝少許為末。
燈心點5-7次,候赤白,卻用冷水洗,良久再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退翳海螵蛸膏, 出處:《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眼科訣髓》。 組成:海螵蛸不拘多少(去粗皮)。 主治:肺受病,雙障黃赤膜遮睛,不分晝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