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蛸散

海蛸散

HAI SH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肝經 50%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海蛸散方中含有海螵蛸,此乃因海螵蛸性寒、味鹹,具有收斂、止血、鎮驚、化痰之效。方中選用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止血鎮驚:海蛸散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症,而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之效,且能鎮驚安神,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血鎮驚之目的。
  2. 化痰止咳:海蛸散亦可治療痰熱咳嗽,海螵蛸能化痰止咳,並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痰熱咳嗽之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海蛸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病症:

  1. 鼻瘡疳(匿蟲): 鼻部濕瘡潰爛,或伴隨寄生蟲感染(如疳蟲),多因濕熱蘊結所致。
  2. 陰囊濕癢、陰蝕腫痛: 下焦濕熱或肝經濕毒引起的陰部潰瘍、腫痛瘙癢。
  3. 瘡多膿汁、潰瘍不斂: 瘡瘍久不收口,膿液淋漓,屬氣血虛弱或濕毒未清。
  4. 蠍螫痛楚: 外傷毒蟲螫傷,局部腫痛。

功效歸納:
此方外用,主要具 收斂止血、燥濕斂瘡、解毒消腫 之功,適用於 濕熱膿瘍、潰瘍久不收口蟲毒螫傷 等症。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單味藥組成:烏賊骨(焙為黃色,去殼)
烏賊骨(海螵蛸)性味 鹹、澀,微溫,歸 肝、腎經,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收濕斂瘡:

    • 煅焙後 增強 燥濕收澀 之性,能吸收瘡面滲液,促進潰瘍癒合,適用於「瘡多膿汁、潰瘍不斂」。
    • 鹹味能軟堅,澀性斂瘡,對 陰蝕腫痛、陰囊濕癢 等濕熱下注之症有效。
  2. 止血生肌:

    • 烏賊骨含 碳酸鈣膠質,外用可形成保護膜,減少創面刺激,幫助組織修復。
  3. 解毒消腫:

    • 古代用於「蠍螫痛楚」,因其微溫之性能 散瘀止痛,中和局部毒素。
    • 對於「鼻瘡疳(匿蟲)」,可能通過收斂濕毒、抑制寄生蟲附著發揮作用。

配伍邏輯:
此方為單味藥簡方,集中發揮烏賊骨 「外用收澀」 的核心功效,契合中醫「急則治標」原則,針對 濕爛潰瘍、滲液不止 等症,從物理性吸收與化學性抑菌雙重作用達到療效。

傳統服藥法


烏賊骨(焙為黃色,去殼)。
上為細末。
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海蛸散,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烏賊骨(焙爲黃色,去殼)。 主治:鼻瘡疳(匿蟲),陰囊濕癢,陰蝕腫痛,瘡多膿汁,潰瘍不斂,蠍螫痛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