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丸
HAI PIAO SH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4)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海螵蛸丸中含有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酸止痛: 海螵蛸為烏賊的內骨,性寒味鹹,具有收斂、止痛、止血、制酸等功效。其能吸附胃酸,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反酸、燒心等症狀,達到止酸止痛的效果。
2. 固澀止瀉: 海螵蛸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對於脾胃虛弱、腸道蠕動過快引起的腹瀉,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海螵蛸丸中加入海螵蛸,可有效改善胃痛、腹瀉等症狀,起到治療作用。
海螵蛸丸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海螵蛸丸主治心脾兩虛、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加入硃砂有助於提升其安神定志之效。
-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內盛、神志不清等症狀。海螵蛸丸中加入硃砂,可輔助清熱解毒,緩解心火亢盛所致之煩躁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
主治功效
海螵蛸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海螵蛸丸,根據《聖濟總錄》記載,主治「外障眼,及赤翳貫瞳仁攀睛等」,尤其對翳膜較厚者療效顯著。方中僅含海螵蛸與紅砂(硃砂)二味藥材,其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一、方藥組成及功效:
海螵蛸 (牡蠣): 本方選用的是經過特殊炮製的「竹刀子刮下軟者細研水飛過日乾」的海螵蛸,此法能去除雜質,提高藥效。海螵蛸性味甘鹹寒,具有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之功效。其富含鈣質,具有收斂作用,能改善眼部炎症,減輕眼部充血腫脹。在治療眼疾方面,它可能通過收斂滲出液、保護角膜等機制發揮作用。
紅砂 (硃砂): 本方所用紅砂為硃砂,性味甘寒,具有安神定驚、鎮靜心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聖濟總錄》中記載其用量較少(一分),可能主要著重其清熱解毒,以及潛在的鎮靜作用,以緩解眼部炎症及不適感。
二、治療原理分析:
海螵蛸丸治療外障眼、赤翳貫瞳等眼疾,其機理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清熱解毒、消腫散瘀: 紅砂的清熱解毒作用,配合海螵蛸的收斂止血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眼部炎症,減少充血和腫脹,從而減輕眼部不適症狀。
收斂保護角膜: 海螵蛸的收斂作用可以保護受損的角膜,減少滲出,促進角膜的修復。
鎮靜安神: 紅砂的鎮靜作用可以緩解眼部疼痛及不適感,提高患者舒適度,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三、文獻佐證:
《得配本草》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海螵蛸丸治療眼疾,但記載了海螵蛸與紅砂分別的功效,以及海螵蛸配伍其他藥物治療婦女血瘀的案例,間接說明瞭海螵蛸具有活血化瘀的潛力,這與治療眼部瘀血有一定關聯性。 需要注意的是,《得配本草》中提到的紅砂的功效與《聖濟總錄》中描述的略有不同,其所強調的排膿殺蟲、破癥瘕等作用,在本方中可能並非主要機制。
總而言之,海螵蛸丸通過海螵蛸的收斂、保護作用以及紅砂的清熱解毒、鎮靜作用,共同達到治療外障眼、赤翳貫瞳等眼疾的效果。 其藥效的發揮,與藥物本身的特性、炮製方法以及病情輕重密切相關。 古方運用需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謹慎使用。
傳統服藥法
海螵蛸(竹刀子刮下軟者,研細,水飛過,曬乾)1兩,丹砂(研細,水飛)1分。
上為細末,熔好蠟為丸,如綠豆大。
每用1丸,安在大眥上。立奔障翳所,如無翳,即在眼眥不動,神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海螵蛸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一。 組成:海螵蛸(竹刀子刮下軟者,研細,水飛過,曬乾)1兩,丹砂(研細,水飛)1分。 主治:外障眼,及赤翳貫瞳人攀睛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