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石散

鵝石散

E SH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腎經 25%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鵝石散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能鎮心安神、涼血解毒。鵝石散為治療心悸、失眠、驚癇等症的常用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硃砂,正是利用其鎮心安神之效,以平息心神、安撫驚悸,改善失眠、驚癇等症狀。

此外,硃砂亦具有涼血解毒之效,可輔助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失眠、驚癇等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鵝石散主治「小兒咳嗽,涎盛不通,喉中鳴響」,此證屬小兒肺氣壅塞、痰涎滯留所致。小兒肺臟嬌嫩,易因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津液凝滯成痰,痰阻氣道則咳嗽不止;「涎盛不通」指痰涎壅盛,阻塞呼吸道;「喉中鳴響」為痰氣交阻,呼吸時痰隨氣動而發出聲響。此方旨在化痰通窍、降氣止咳,針對痰熱或痰濕壅肺之證。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鵝管石(1錢半)
    性味甘溫,傳統用於溫肺化痰、平喘止咳,尤擅通利肺竅。其質輕上浮,能宣通肺氣,化解痰涎壅塞,適用於痰鳴氣逆之證。

  2. 井水石(3錢,即寒水石)
    性辛鹹寒,清熱降火、滌痰通絡。《本草綱目》載其能「除痰熱喘咳」,與鵝管石配伍,一溫一寒,既制約鵝管石之溫性,又協同化痰之功,尤其適合痰熱膠結或寒熱錯雜之痰喘。

  3. 朱砂(半錢,一方無)
    性甘微寒,鎮驚安神、清心降火。此處用之,可能考慮小兒痰盛易兼驚惕,或痰熱擾神所致煩躁,取其鎮靜之效。然朱砂非化痰主藥,故部分版本去之,顯示方劑可隨證加減。

三、組方邏輯與功效推論

  • 溫清並用:鵝管石溫肺化痰,井水石清熱滌痰,兩者相配,化解痰涎而不助熱,適用於痰濁夾熱或寒熱不明顯者。
  • 宣通化痰:鵞管石質輕上浮,井水石滲利下行,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助痰涎排出。
  • 劑型與服法:研末以杏仁湯送服,杏仁本身宣肺降氣,增強全方止咳平喘之效;「每3歲服1字」反映小兒用量精謹,避免攻伐過度。

四、適用證候推測

此方可能針對以下病機:

  1. 痰濕壅肺:咳嗽痰多稀白,喉中痰鳴,苔白滑。
  2. 痰熱阻肺(輕證):痰黃黏稠,呼吸粗促,舌偏紅。
  3. 氣機不暢:肺氣上逆致咳喘,兼見胸悶。

整體而言,鵝石散以化痰通竅為核心,側重於「通」與「降」,通過溫清相輔、升降並調,恢復肺氣宣肅機能,使痰消咳止。

傳統服藥法


鵝管石1錢半,井水石3錢,朱砂半錢(一方無朱砂)。
上為末。
每3歲服1字,杏仁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鵝石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組成:鵝管石1錢半,井水石3錢,朱砂半錢(一方無朱砂)。 主治:小兒咳嗽,涎盛不通,喉中鳴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