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骨散

WU ZEI G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5.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肝經 50%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賊骨散方中包含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收斂止血: 海螵蛸性寒,味鹹,具有收斂止血、固澀止瀉的作用。烏賊骨散多用於治療外傷出血、創傷感染等症狀,海螵蛸可促進血小板凝集,加速凝血,並收斂止血,防止出血不止。
  2. 止痛消腫: 海螵蛸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創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海螵蛸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痛苦。

因此,烏賊骨散中加入海螵蛸,不僅能有效止血,還能緩解疼痛和腫脹,達到治療外傷的效果。

主治功效


烏賊骨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分析

綜合以上古籍內容,可以歸納出烏賊骨散主要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 眼科疾病

    • 《雜病源流犀燭》和《沈氏尊生書》都提到烏賊骨散可用於治療膚翳,即輕微的眼翳病。
    • 《雜病源流犀燭》還指出可用「點藥石決明散」治療膜入水輪,其中也包含烏賊骨。
  2. 皮膚疾病

    • 《瘋門全書》提到烏賊骨散可作為白癜瘋外治法的一部分,取其「散血脈中風」之效。
  3. 其他出血、疼痛症狀

    • 《本草簡要方》指出烏賊骨散有「通血脈,去風濕,止吐衄」等功效,可用於喉痹、耳聾、舌腫、出血、鼻血、環臍腹痛、瀉痢、小便淋血、陰囊濕癢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烏賊骨(海螵蛸)的作用

  • 止血:烏賊骨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這與其在古籍中被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狀相符。
  • 散血脈中風:《瘋門全書》提到此功效,可能與烏賊骨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有關。
  • 收濕斂瘡:烏賊骨外用可以收濕斂瘡,這解釋了其在治療眼翳、白癜瘋等疾病中的應用。

其他成分的協同作用

  • 在「點藥石決明散」中,烏賊骨與石決明、珍珠、西珀、冰片等藥物配伍,可能增強其清熱明目、消翳退障的功效。
  • 冰片具有清熱止痛、消腫散結的作用,與烏賊骨合用,可以增強其治療眼疾的效果。

綜合分析

從現代藥理學的角度來看,烏賊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具有中和胃酸、保護黏膜的作用。此外,烏賊骨還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這些藥理作用與其傳統應用中的止血、收斂、消炎等功效相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提到的烏賊骨散多為外用方,其內服的功效和安全性需要進一步研究。此外,不同醫家所用的烏賊骨散組成可能有所差異,因此其具體功效也會有所不同。

總結

根據古籍記載,烏賊骨散主要用於治療眼科疾病(如膚翳)、皮膚疾病(如白癜瘋)以及各種出血、疼痛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烏賊骨的止血、收濕斂瘡、散血脈中風等功效,並可能通過與其他藥物的配伍來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龍腦2錢,烏賊魚骨1錢。
上藥入銅器中研為末。
以銅管取少許點之,每日3-4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角膜炎麻疹遠視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烏賊骨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六引《全嬰方》。 組成:烏賊骨。 主治:小兒痢,肚疼後重。

烏賊骨散,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烏賊骨30g,朱砂3g,冰片1g。 主治:耳道濕疹。

烏賊骨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龍腦2錢,烏賊魚骨1錢。 主治:眼赤痛,後生膚翳,眼睛上有物如蠅翅之薄,遠視不明,癢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