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磨刀散中包含木賊,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用特性:
- 止血消腫: 木賊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其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可起到止血消腫、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磨刀散多用於治療外傷出血、骨折、刀傷等,木賊的止血消腫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痛苦。
- 利尿通淋: 木賊還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治療尿路感染、水腫等症。磨刀散中加入木賊,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周圍的血液代謝,利於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磨刀散中加入木賊,是充分利用其止血消腫、利尿通淋的功效,達到治療外傷、促進癒合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磨刀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一切風癇」。風癇為中醫病名,屬癲癇類疾患,多因風痰上擾、肝風內動所致,發作時可見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等症狀。古代醫家以「磨刀散」命名,取其「豁痰開竅、熄風定癇」之效,猶如磨刀利刃,斬斷風痰之勢。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木賊(半兩,為末)
- 性味歸經:甘苦平,入肺、肝、膽經。
- 傳統功效:疏風散熱、明目退翳,亦有祛風化痰之用。《本草綱目》言其能「消積塊,通血脈」。
- 本方作用:風癇多與肝風相關,木賊入肝膽經,可疏散肝經風熱,兼能化痰通絡,緩解風痰上壅之病機。
臘茶(一錢半)
- 性味歸經:苦甘涼,入心、肺、胃經。
- 傳統功效: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食療本草》載其能「除煩去膩,醒神豁痰」。
- 本方作用:茶性輕清上行,可清頭目之痰熱,助木賊宣散風邪;其苦降之性兼能滌痰開竅,協調氣機升降。
磨刀清水調服
- 煎服法意涵:磨刀水為古代取象比類之法,刀屬金,象徵肅降之力,取其「金克木」之意(肝風屬木),以水調服可引藥力下行,平息肝風。
服後少許人參
- 配伍深意:人參補氣固本,防風藥耗散正氣,寓「祛邪不傷正」之旨,契合癇症日久多虛的特點。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祛風化痰」為主軸:
- 木賊為君,疏肝風、化痰通絡;
- 臘茶為佐,清熱滌痰、醒神開竅。
二藥相合,一散一降,共奏熄風定癇之效。
外用磨刀水調服,強化了金氣制風、鎮肝潛陽的象思維;後服人參,則體現「標本兼顧」的整體觀。
四、適用延伸思考
雖原方主治風癇,然從組方推測,或亦可用於「風痰夾熱」所致的頭目昏沉、煩躁驚悸等症,體現「異病同治」之靈活。
傳統服藥法
木賊半兩(為末),臘茶1錢半。
上為末。
每服半錢,以磨刀清水調下,不拘時候。服罷吃少許人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磨刀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七。 組成:木賊半兩(爲末),臘茶1錢半。 主治:一切風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