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五味丸

YI ZHI WU WE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肝經 21%
心經 15%
脾經 12%
肺經 6%
大腸經 6%
膀胱經 3%
胃經 3%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益智五味丸:滋補肝腎、益精氣的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益智五味丸」,主要成分是益智仁、肉蓯蓉、巴戟天、人參、五味子、骨碎補、茴香、覆盆子、龍骨、熟地黃、菟蕬子,主治功效是肝腎精氣虛弱,導致精氣不足,身體狀況不佳。

覆盆子:澀精補腎、固澀收斂

覆盆子性溫味甘,具有收斂、固澀、補益肝腎的功效,常被用於遺尿、小便頻數、陽痿早洩、腹瀉、肺熱咳嗽等。

骨碎補:補腎強骨、活血通絡

骨碎補具有補腎強骨、活血通絡、止血定痛的功效,常被用於腰膝痠痛、筋骨痠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等。

龍骨:安神定驚、澀精止血

龍骨具有安神定驚、澀精止血、補益肝腎的功效,常被用於失眠多夢、遺精滑精、陽痿早洩、耳鳴眩暈等症狀。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

肉蓯蓉具有補腎壯陽、補氣助陽、溫腎壯陽的功效,常被用於遺精、早洩、陽痿、宮寒不孕、腰痠腿痛、耳鳴耳聾等症狀。

人參:補氣、安神益智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補中益氣、固元培本、安神益智、強身健體的功效,常被用於心悸氣短、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症狀。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養血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養血、生津潤燥、補益肝腎、治療貧血、增強體質的功效,常被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虛勞吐血、久咳不止等症狀。

菟蕬子:補腎益精、補氣固虛

菟蕬子具有補腎益精、補氣固虛、益氣生精、強筋壯骨、祛風勝濕的功效,常被用於腎虛腰痛、遺精早洩、小便頻數、月經不調、子宮脫垂等症狀。

五味子:補氣固精、益氣生津

五味子具有補氣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斂肺止咳的功效,常被用於遺精滑精、陽痿早洩、心悸氣短、盜汗不止等症狀。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止痛

茴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止痛、驅蟲殺蟲、溫腎壯陽的功效,常被用於脘腹脹痛、泄瀉腹痛、食慾不振、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等症狀。

益智仁:補陽益氣、調經補腎

益智仁具有補陽益氣、調經補腎、溫裡調氣、補脾健胃的功效,常被用於遺精早洩、陽痿不舉、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狀。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

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寒、強筋壯骨、止咳化痰的功效,常被用於陽痿早洩、遺精滑精、腰膝酸軟、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痰多氣喘、胸悶氣短等症狀。

總結:益智五味丸的中醫應用

益智五味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腎壯陽、益氣生津、固精止泄、溫腎壯陽的功效,常被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月經不調、盜汗不止等症狀。益智五味丸組成分均是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補益氣血、補氣固虛、溫腎壯陽、澀精固精的功效,可以調理肝腎、補氣益精,對於肝腎精氣虛弱,導致精氣不足,身體狀況不佳的人來說,益智五味丸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注意事項: 益智五味丸雖然是一款中藥方劑,但服用前最好諮詢醫生,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出現副作用。

傳統服藥法


益智仁、肉蓯蓉、巴戟(去心)、人參、五味子、骨碎補、茴香、覆盆子、龍骨、熟地黃、菟絲子(制)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空心米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益智仁: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智、養心安神、明目的作用。

肉蓯蓉: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強筋壯骨的作用。

巴戟天: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溫經止痛的作用。

人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肺、脾、心、腎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益智安神、止渴生津的作用。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脾、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作用。

骨碎補: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強骨、續筋接骨、止血止痛的作用。

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解毒消脹的作用。

覆盆子:味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止帶止血的作用。

龍骨:味甘、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滋陰潛陽、固精止遺的作用。

熟地黃: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養肝明目的作用。

菟蕬子: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精縮尿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2. 本方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3. 本方有固精作用,孕婦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益智五味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九引《如宜方》。 組成:益智仁、肉蓯蓉、巴戟(去心)、人參、五味子、骨碎補、茴香、覆盆子、龍骨、熟地黃、菟絲子(制)各等分。 主治:肝腎俱虛,精氣耗散。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