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蟲丸

囊蟲丸

NANG CH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7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5%
大腸經 12%
心經 12%
肺經 10%
胃經 9%
小腸經 7%
腎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囊蟲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囊蟲病患者常伴隨脾虛濕盛,茯苓有助於健脾化濕,改善脾胃功能,從而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 利水消腫:茯苓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清除體內積聚的水分和毒素,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囊蟲病患者的腫脹和水腫症狀。

因此,茯苓在囊蟲丸中起到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促進疾病的康復。

囊蟲丸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水蛭具有破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囊蟲引起的組織損傷和炎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代謝廢物,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清熱解毒:水蛭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抑制囊蟲的生長繁殖,並清除其毒素,減輕患者的不適症狀。

此外,水蛭還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解毒等多種功效,對於囊蟲病的治療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囊蟲丸中使用乾漆,主要原因在於其驅蟲功效。乾漆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

囊蟲是一種寄生蟲,會寄生於人體的腦部、肌肉等部位,造成嚴重的病症。乾漆的苦寒之性,可以驅除寄生蟲,同時其殺蟲止癢的作用,也能緩解囊蟲寄生引起的瘙癢等症狀。

因此,囊蟲丸中使用乾漆,是根據其藥性針對囊蟲病的症狀而採取的有效措施。

囊蟲丸中加入雷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功效: 雷丸性寒,味苦,具有驅殺蟲積、消積止痛的功效。囊蟲為寄生蟲,雷丸能有效抑制其生長繁殖,並使其脫離宿主。
  2. 清熱解毒: 雷丸還能清熱解毒,對於囊蟲感染引起的發熱、疼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囊蟲丸中加入雷丸,旨在發揮其驅蟲和清熱解毒的雙重功效,達到治療囊蟲感染的目的。

囊蟲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熱涼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血分,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囊蟲病常伴隨發熱、頭疼、肢體麻木等症狀,牡丹皮可清熱解毒,緩解患者的不適。

2. 祛風止痙: 牡丹皮能祛風止痙,緩解囊蟲寄生於腦部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牡丹皮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痙的功效,有效治療囊蟲病。

囊蟲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囊蟲病常伴有發熱、頭疼、噁心等症狀,而黃連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這些症狀。
  2. 抑制蟲體: 黃連中的小檗鹼等成分,對寄生蟲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囊蟲的生長繁殖,減少其對人體的危害。

因此,囊蟲丸中加入黃連,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和抑制蟲體的功效,有效治療囊蟲病。

囊蟲丸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其瀉下清熱作用。

大黃味苦寒,性瀉下,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囊蟲寄生於人體,可引起頭痛、癲癇等症狀,而大黃的瀉下作用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同時清熱解毒,可緩解囊蟲引起的症狀。

此外,大黃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囊蟲引起的局部炎症和血瘀。因此,在囊蟲丸中加入大黃,可以起到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囊蟲病

囊蟲丸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活血化瘀: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囊蟲病常伴隨局部組織水腫、瘀血,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並有助於清除瘀血,減輕炎症。

二、軟堅散結:桃仁還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能有效地抑制囊蟲的生長和擴散,並幫助消散因囊蟲引起的包塊或結節。

總之,桃仁在囊蟲丸中發揮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囊蟲病症狀,促進病患康復。

中藥方劑[囊蟲丸]的組成中包含烏頭,主要是因為烏頭具有強效的散寒止痛作用。烏頭能夠有效緩解由寒冷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痛、肌肉酸痛等。在[囊蟲丸]中,烏頭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散寒止痛效果,有助於改善由寒冷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由於烏頭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

中藥方劑[囊蟲丸]的組成中包含芫花,主要是因為芫花具有強效的驅蟲作用。芫花能夠有效驅除體內的蟲癥,改善由蟲癥引起的腹痛、脹氣等問題。在[囊蟲丸]中,芫花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驅蟲效果,有助於改善由蟲癥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由於芫花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

囊蟲丸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 橘紅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囊蟲病常伴隨痰濕阻滯,影響氣機升降,導致咳嗽、胸悶等症狀。橘紅可疏散肺氣,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輔助驅蟲。
  2. 助藥力行: 橘紅性溫,可助藥力行,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囊蟲丸中常配伍其他苦寒之藥,如檳榔、南瓜子等,橘紅可緩解其寒性,使藥效更平穩,減少副作用。

囊蟲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驅蟲消積的功效。

五靈脂為蝙蝠糞便,性溫味甘,入肝脾經。其主要作用是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同時能消食積,改善脾胃功能。囊蟲屬於寄生蟲,五靈脂有助於驅除囊蟲,減輕其對人體的危害。此外,五靈脂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清除囊蟲引發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因此,五靈脂在囊蟲丸方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囊蟲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囊蟲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自古主用於囊蟲病腦囊蟲引發之癇症。囊蟲病係因寄生蟲(如豬囊尾蚴)侵蝕人體組織,尤好發於肌肉、皮下及腦部,腦部受侵則易致癲癇發作、頭痛昏瞀。中醫辨證屬「蟲積挾瘀痰熱毒」膠結,故以殺蟲解毒、活血消囊為主,兼鎮驚定癇,使蟲體蝕散、瘀痰化解而癇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殺蟲攻毒

    • 雷丸、乾漆:雷丸為傳統殺蟲要藥,專解絛蟲、囊蟲;乾漆性烈,破瘀殺蟲,《本經》謂其「絕傷,補中,續筋骨」。二者協力直攻蟲體。
    • 炒僵蠶(僵蛹):既能祛風止痙,又能化痰散結,針對蟲體寄生後引發的風痰擾神之癇症。
  2. 活血破瘀消囊

    • 水蛭、生桃仁、五靈脂:水蛭專破血逐瘀,桃仁活血潤腸,五靈脂散瘀止痛,三者合用以消散蟲體周圍之瘀血凝塊,改善局部氣血壅滯。
    • 大黃、丹皮:大黃瀉下瘀熱,丹皮涼血散瘀,既助化瘀,又防蟲毒鬱久化熱。
  3. 滌痰散結

    • 橘紅、茯苓:橘紅理氣化痰,茯苓健脾滲濕,切中「無痰不作癇」之病機,杜絕痰濁助虐。
  4. 溫通止痛,峻逐水飲

    • 川烏:辛熱走竄,溫經止痛,針對囊蟲寄生引發的頑固性痛症。
    • 醋芫花:峻逐痰飲,與茯苓配合導水濕下行,減輕蟲體所致水腫。
  5. 清熱解毒

    • 黃連:苦寒清熱,解蟲毒鬱熱,防瘀久化火擾神。

全方配伍核心
蟲藥破積、活血藥通絡、化痰藥開結,共奏「蝕蟲體、化痰瘀、通竅鎮驚」之效。蟲病多纏綿,故用蜜丸緩圖,峻藥緩攻,兼顧脾胃。此方體現中醫「異病同治」思想,凡蟲積挾瘀痰者,無論見癇症或痛症,皆可辨證施用。

傳統服藥法


茯苓5000克,水蛭875克,乾漆875克,雷丸2500克,丹皮2500克,黃連1250克,大黃1250克,炒僵蠶(或僵蛹)3750克,生桃仁3750克,川烏300克,醋芫花300克,橘紅1500克,五靈脂、流浸膏6000克。
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驚止痛,殺蟲解毒。
製成蜜丸,每丸重5克。
每服1丸,每日2-3次。
服藥期間不要飲酒或吃刺激性食物。孕婦忌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囊蟲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癡呆智能低下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囊蟲丸, 出處:《古今名方》引吉林省特産研究所制藥廠方。 組成:茯苓5000g,水蛭875g,乾漆875g,雷丸2500g,丹皮2500g,黃連1250g,大黃1250g,炒僵蠶(或僵蛹)3750g,生桃仁3750g,川烏300g,醋芫花300g,橘紅1500g,五靈脂流浸膏6000g。 主治: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驚止痛,殺蟲解毒。主治:囊蟲病,腦囊蟲及由腦囊蟲引起的癲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