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丹

五毒丹

WU D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17%
心經 17%
脾經 11%
腎經 11%
膀胱經 5%
胃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毒丹中包含硃砂,主要源於古人對其鎮驚安神、解毒止痛功效的認識。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癲癇狂躁等症。同時,硃砂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癰疽疔瘡等毒症。

古人認為五毒丹主要用於治療因五毒(蛇、蠍、蜈蚣、蟾蜍、壁虎)侵襲所致的疾病,而硃砂恰好能夠驅除毒邪,鎮定心神,故被列入方劑之中。

五毒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辟邪解毒: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辟邪驅瘴之效。古人認為五毒(蛇、蠍、蜈蚣、蟾蜍、壁虎)會帶來疾病,雄黃能有效剋制這些毒物,因此被列入五毒丹中以預防疾病。
  2. 驅蟲止癢: 雄黃具有殺滅寄生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皮膚病、疥瘡、風濕等症,與五毒丹的驅蟲解毒功效相符。

五毒丹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燥,能清熱燥濕,止癢消腫。五毒丹常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白礬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減輕皮膚炎症反應。
  2. 解毒殺蟲: 白礬具有解毒殺蟲功效,能抑制蛇蟲毒素的活性,減輕其毒性。五毒丹主要用於治療蛇蟲咬傷,白礬能有效緩解中毒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五毒丹中加入磁石,主要考量其鎮驚安神之效。

磁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熄風之功效。其能平息肝陽上亢所致的驚悸不安,並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內擾而引發的煩躁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磁石還具有降血壓、改善睡眠等功效,對於五毒丹中其他藥物的藥效也能起到一定的增強作用。

五毒丹為傳統中醫藥方之一,其配方精妙,用於解毒療瘡、拔膿生肌。其中,石膽草作為重要成分,有其獨特療效。石膽草,又名龍膽草,性味苦寒,歸肝、膽經,具清熱燥濕、瀉肝膽火之效。在五毒丹中,石膽草能直搗黃龍,對抗由各種毒素引發的炎症,特別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壅盛所導致的疔瘡、膿腫等疾病。其苦寒之性,能清熱解毒,使熱毒得以消除,從而加速傷口癒合。此外,石膽草還能調節人體內外環境,幫助身體恢復平衡,提升整體免疫力,是五毒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由於其強大的解毒能力,石膽草在多種解毒療法中佔據重要地位,充分展現了中醫藥學的博大精深。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五毒丹之主治為「一切癰疽」,此處「癰疽」泛指化膿性瘡瘍,包括紅腫熱痛之陽證癰瘡,以及久潰不斂之陰證疽病。古人以「五毒」命名,暗示其藥性峻烈,能以外科攻毒之法直折瘡毒。其製法採用「升煉」取飛霜(昇華結晶),屬傳統煉丹術,目的在萃取礦物藥精華,增強峻藥之效。

二、組成與藥理邏輯推理

(1)單藥分析

  1. 丹砂(硃砂)
    • 甘微寒,有毒,傳統用於鎮心安神、攻毒防腐。其硫化汞成分對局部瘡瘍可能有抑菌收斂之效。
  2. 雄黃
    • 辛溫有毒,解毒殺蟲為主,《本草綱目》謂其「治瘡疽,殺百毒」。含二硫化二砷,具抗菌、抗寄生蟲作用。
  3. 礬石(白礬或膽礬)
    • 酸澀寒,外用收斂止血、燥濕解毒,可凝固蛋白質,促使瘡面乾燥。
  4. 磁石
    • 辛鹹寒,傳統用於潛陽納氣,然此方取其重鎮之性,或助他藥沉降藥力於瘡竈。
  5. 石膽(膽礬)
    • 酸辛寒,毒性強,《神農本草經》稱其「主明目、目痛,金瘡諸癇」,具腐蝕收斂之性,可蝕惡肉、化腐膿。

(2)配伍邏輯

  • 協同攻毒:五藥皆含礦物質,毒性相須為用,尤以雄黃、硃砂、石膽為核心,共奏殺蟲解毒、蝕瘡去腐之功。
  • 寒溫並行:雄黃之溫與礬石、石膽之寒相制衡,適於寒熱錯雜之頑固癰疽。
  • 昇華提純:透過「升煉」去除雜質,濃縮藥效,飛霜質輕易散,或利於外敷滲透。

(3)治療原理

此方以礦物毒藥直攻瘡毒為法:

  1. 抑菌防腐:雄黃、礬石、石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菌有抑制作用。
  2. 腐蝕去腐:石膽、礬石能促使壞死組織脫落,加速瘡口清創。
  3. 收斂生肌:礬石、磁石助瘡面乾燥收口,配合丹砂微量汞劑可能抑制過度增生。

三、綜論

五毒丹體現「以毒攻毒」之外科思維,針對癰疽膿毒壅滯或久潰不斂之證,藉礦物藥峻烈之性速去腐穢。然其毒性強烈,用時須精準控制劑型(如外敷或極小量內服),且須配合辨證,非泛用於虛弱之體。此方為古代瘍科峻劑,現代臨床需進一步轉化應用。

傳統服藥法


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石膽各等分
上藥入陽城罐,鹽泥固濟,升煉,取飛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五毒丹, 出處:《串雅內編》卷二引公孫知方。 組成: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石膽各等分主治:一切癰疽。 。 主治:一切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