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煙神丹方劑中加入石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膽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五煙神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石膽草能有效清解熱毒,緩解炎症,改善症狀。
2. 化痰止咳: 石膽草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作用,能有效治療痰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五煙神丹中加入石膽草,可以增強其化痰止咳功效,提高藥效。
「五煙神丹」中含有硃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能起到安撫心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二、解毒止痛: 硃砂亦具有解毒止痛之效,能治療風熱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等病症。
然而,硃砂屬於重金屬,具有毒性,需謹慎使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五煙神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驅蟲殺蟲: 雄黃性溫燥,有毒,可驅殺蟲類,尤其是對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有較好的效果。古人認為五煙神丹主要用於治療蟲積腹痛、疳積等症,雄黃的驅蟲作用正是其藥效核心。
二、外用止癢: 雄黃亦可外用,有解毒止癢、消腫生肌之效。古人用雄黃研末外敷,可治療皮膚濕疹、癬瘡等疾病。五煙神丹中可能也兼具外用止癢的功效,但需謹慎使用,避免中毒。
五煙神丹方劑中含有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白礬可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消腫。
- 收斂生肌: 白礬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對於因外傷或濕疹引起的皮膚破損,白礬可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五煙神丹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是為了發揮其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功效,以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
五煙神丹中加入磁石,主要有以下原因:
- 平肝潛陽: 磁石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平肝潛陽的功效。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磁石可以起到鎮靜安神、降逆止嘔的作用。
- 補腎固精: 磁石兼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對於腎虛精虧、遺精滑精、腰膝酸軟等症狀,磁石可以起到滋補腎陰、固澀精關的作用。
因此,五煙神丹中加入磁石,既能平肝潛陽,又能補腎固精,有助於改善整體肝腎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煙神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年久不癒,惡瘡成瘻,百藥不效者」,意指針對長期潰爛、深入骨骼或組織的頑固瘡瘍(如瘻管、壞疽),且經一般藥物治療無效的嚴重症狀。其功效側重於「腐蝕惡肉、拔毒生肌」,通過外用法直接作用於瘡面,促使壞死組織脫落,以利新生。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性味與特性
- 石膽(膽礬):酸辛寒,有毒,外用可腐蝕惡肉、殺蟲斂瘡,傳統用於潰瘍腐肉不脫。
- 丹砂(朱砂):甘微寒,有毒,能解毒防腐,外用抑制瘡面邪毒。
- 雄黃:辛溫有毒,燥濕殺蟲,祛腐提膿,擅治惡瘡疥癬。
- 礬石(白礬/枯礬):酸澀寒,收斂燥濕,止血化腐,配合他藥增強腐蝕性。
- 磁石:辛鹹寒,雖內服多用於鎮驚,此處或取其「吸拔」之性,助藥力深入病所。
配伍邏輯
- 協同腐蝕:石膽、雄黃、礬石均具腐蝕性,合用加強化腐效力,針對「惡肉朽骨」。
- 解毒定痛:丹砂、雄黃解毒避穢,減少瘡毒擴散。
- 物理作用:燒煉後「煙津」含升華藥物成分,可能形成高濃度藥膜,直接殺菌促潰。
製法與用法原理
- 燒煙取津:高溫下藥物升華,凝結於蓋上的「煙津」集中有效成分(如礦物藥的揮發性物質),外塗可局部發揮強效。
- 雞翎蘸取:輕柔塗布避免健康組織受損,精準作用於瘡面。
三、推論治療機制
此方通過礦物藥的腐蝕與吸拔作用,先破後立:
- 祛腐階段:破壞壞死組織與瘻管周邊,迫使膿毒外泄。
- 生新階段:惡肉脫落後,含礬石、丹砂的殘留藥性逐步收斂瘡口,輔助癒合。
總結
五煙神丹體現「以毒攻毒」的外治理念,針對頑瘡的「腐-毒-滯」病理核心,利用礦物藥的峻烈之性,結合煙製法提升藥效穿透力,屬古代外科的強效劫法。
傳統服藥法
石膽1兩,丹砂1兩,雄黃1兩,礬石1兩,磁石1兩。
上為粗末,用有蓋大瓦盆1個,裝五藥於內,燒三日三夜,取盒蓋上,煙津以雞翎取之。
注瘡內,則惡肉朽骨盡出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毒性較強,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有出血傾向、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五煙神丹, 出處:《瘍科選粹》卷五。 組成:石膽1兩,丹砂1兩,雄黃1兩,礬石1兩,磁石1兩。 主治:年久不癒,惡瘡成瘻,百藥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