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仁塗敷方

ZHI ZI REN TU FU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3%
腎經 13%
脾經 13%
膀胱經 6%
三焦經 6%
膽經 6%
肺經 6%
大腸經 6%
胃經 6%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梔子仁塗敷方

梔子仁塗敷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梔子、石灰、黃柏、鉛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灸瘡等疾病。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其止血功效主要基於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常與其他止血中藥同用。梔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證,如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等。梔子中的有效成分包括梔子苷和梔子酸,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治療效果。

  •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鉛丹外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梔子仁塗敷方主要用於治療灸瘡。灸瘡是指經灸法治療後留下的疤痕,多見於身體的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灸瘡常伴有疼痛、瘙癢、紅腫等症狀,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梔子仁塗敷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灸瘡症狀,促進灸瘡癒合。

用法用量

梔子仁塗敷方外用,將藥物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的水或油調成糊狀,塗抹於灸瘡患處,每日2-3次。

注意事項

  1. 梔子仁塗敷方僅限於外用,不可內服。

  2. 梔子仁塗敷方中含有鉛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

  3. 梔子仁塗敷方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總結

梔子仁塗敷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梔子、石灰、黃柏、鉛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瘡生肌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灸瘡等疾病。梔子仁塗敷方外用,將藥物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的水或油調成糊狀,塗抹於灸瘡患處,每日2-3次。梔子仁塗敷方僅限於外用,不可內服。梔子仁塗敷方中含有鉛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梔子仁塗敷方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梔子仁半兩,石灰半兩,地椒半兩,黃柏(塗蜜,炙)半兩,鉛丹半兩。
上為散。
塗敷瘡上,日3-5次。

方劑組成解釋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肺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石灰性寒,味甘,入肺、大腸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黃柏性寒,味苦,入肝、腎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鉛丹性寒,味辛,入肺、大腸經,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本方以梔子、石灰、黃柏、鉛丹為主藥,配伍使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用於治療灸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梔子仁塗敷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七。 組成:梔子仁半兩,石灰半兩,地椒半兩,黃柏(塗蜜,炙)半兩,鉛丹半兩。 主治: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