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犀角湯

知母犀角湯

ZHI MU XI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25%
腎經 13%
大腸經 13%
心經 7%
肝經 7%
脾經 7%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知母犀角湯中包含知母,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犀角亦性寒,味苦鹹,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二者相配,清熱瀉火之功更強,可有效治療熱病煩躁、神志不清、口渴便祕等症。
  2. 滋陰潤燥: 知母能滋陰潤燥,犀角能清熱解毒,二者合用,能有效緩解熱病造成的津液虧損,滋陰生津,潤燥止渴,使患者恢復體力,改善症狀。

知母犀角湯中包含犀角,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功效。其藥性與知母相輔相成,可有效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發熱驚厥等症。
  2. 犀角貴重: 古代醫學認為犀角具有獨特的藥效,其價值極高,被視為珍貴藥材。因此,在知母犀角湯中使用犀角,不僅能增強藥效,也能彰顯其藥方的珍貴。

然而,現今犀牛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保護犀牛刻不容緩。因此,現代中醫應當尋找替代藥材,並積極推廣相關研究,以確保藥效和生態平衡的雙贏。

知母犀角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熱解毒: 升麻性微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熱解毒之功效。知母犀角湯主治熱毒入營血,症見高熱神昏、譫妄、煩躁不安、口渴、便祕等。升麻可與知母、犀角協同作用,疏散體表風熱,透達營血,解毒清熱,使熱毒從表而出,從而達到清熱解毒、醒神止渴之效。
  2. 升提清陽,防止邪陷: 升麻具有升提陽氣,防止邪氣下陷的作用。知母犀角湯中犀角寒涼,易傷陽氣,若不配伍升麻,容易導致陽氣不足,邪氣下陷,加重病情。升麻可昇陽固表,防止邪氣下陷,保障機體陽氣充足,增強抗病能力。

知母犀角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 知母犀角湯主治熱病神昏,高熱不退,神志不清。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可輔助知母、犀角清解熱毒,降低體溫,恢復神志。
  2. 滋陰生津: 石膏兼具滋陰生津的作用,能補充因高熱津液損耗而導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配合知母、犀角滋陰清熱,協同改善病患的整體狀態。

石膏的加入,有助於知母犀角湯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的功效,進一步提高治療熱病神昏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知母犀角湯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傷寒煩渴,飲水無度,日漸瘦淬」,屬外感熱病後期,邪熱熾盛傷津之證。其核心病機為裡熱熾盛、津液耗傷。表現為高熱後持續煩渴、大量飲水卻不解渴,形體消瘦。此證多因寒邪化熱入裡,或溫病傳變,灼傷肺胃陰津所致。

方劑組成與治療邏輯

  1. 君藥:知母、犀角

    • 知母(焙):苦寒質潤,清肺胃實熱兼滋陰生津,針對煩渴本質(熱盛津傷)。
    • 犀角屑:涼血解毒、清心除煩,直折深入血分之熱,防熱邪耗血動風。
  2. 臣藥:升麻、石膏

    • 石膏(碎):辛甘大寒,清泄肺胃氣分熾熱,與知母協力退熱保津(白虎湯基架)。
    • 升麻:升散透熱,導邪外達,防冰伏邪氣,兼具解毒之效。
  3. 佐使藥:竹葉、小麥、土瓜根汁、栝樓根汁

    • 竹葉:清心利尿,引熱從小便出。
    • 小麥:養心除煩,緩解津傷所致躁擾。
    • 土瓜根汁、栝樓根汁:生津潤燥專藥,尤其栝樓根(天花粉)擅治消渴,強化滋陰效果。

治療原理

  • 清氣涼血並行:石膏、知母清氣分熱;犀角涼血分熱,形成氣血兩清格局。
  • 透熱與養陰並舉:升麻透邪外出,協同諸生津藥(根汁類)從內滋陰,避免單純清熱致陰傷難復。
  • 標本兼治:清熱治標,生津治本,針對「飲水無度卻消瘦」的津枯熱戀狀態。

臨床推演
此方設計體現「熱淫於內,治以甘寒,佐以苦鹹」原則(《內經》),將白虎湯類氣分證治法延伸至血分輕證,並加重生津力度,適於熱病中期未盡解、津液已傷者。犀角與升麻的搭配,暗示可能兼顧熱毒發斑(未明顯敘述但可推測),為後世清瘟敗毒飲思路先驅。

傳統服藥法


知母(焙)半兩,犀角屑半兩,升麻半兩,石膏(碎)3分。
上銼細。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入竹葉3-7片,小麥50粒,同煎至7分,去滓,入土瓜根汁、栝樓根汁各半合,攪勻,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滋陰降火的功效,適合於傷寒煩渴、飲水無度、日漸瘦淬等症狀。但本方性寒,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知母犀角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知母(焙)半兩,犀角屑半兩,升麻半兩,石膏(碎)3分。 主治:傷寒煩渴,飲水無度,日漸瘦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