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石散

魚石散

YU SH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33%
肺經 33%
胃經 33%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魚石散方中包含滑石,主要是因為滑石具有以下兩項特點:

  1. 利水滲濕: 滑石性滑潤,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魚石散以清熱利濕為主要功效,滑石的利水滲濕作用能配合其他藥材,促進排泄,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滑石性寒,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引起的瘡瘍、癤腫等病症,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魚石散中含有許多清熱解毒藥材,滑石的加入能加強清熱解毒之力,增強藥效。

因此,滑石的利水滲濕和清熱解毒功效,使其成為魚石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魚石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沙淋,莖中有沙作痛」,即現代所稱「尿路結石」所致的小便澀痛、砂石排出困難等症狀。沙淋在古代醫籍中多因濕熱蘊結下焦,煎熬尿液成石,阻塞尿道,氣機不通則痛。魚石散針對此病機,以化石、通淋、止痛為核心,尤其強調「必待沙出盡乃安」,顯示其治療目標在於徹底排石。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石首魚腦骨(白鮝腦中骨)

    • 性味推測:古載魚腦骨多具鹹平之性,鹹能軟堅散結,平緩峻烈之性。煅製後增強其燥濕收澀與化石作用,火煅去火毒則避免刺激尿道。
    • 功用關鍵:古人觀察此骨質堅硬,經煅燒後質地鬆脆,推測其能「化堅為軟」,直接針對砂石實邪,或通過物理性摩擦助分解結石。結合「沙出盡」之效,更凸顯其「攻逐」特性。
  2. 滑石

    • 經典配伍:滑石性甘寒,清熱利尿、通淋滑竅,為治淋證要藥。《本草綱目》載其「滑能利竅,寒能散熱」,可疏通尿道,助砂石排出。
    • 協同作用:與石首魚腦骨相配,一者化石,一者通利,形成「消石—導出」的治療鏈條,標本兼顧,緩解莖中阻塞疼痛。
  3. 木通煎湯送服

    • 增效設計:木通苦寒,泄濕熱、通血脈,善治淋痛。以其煎湯調藥,增強整體方劑的利尿通淋力度,引藥下行至病所,加速砂石外排。

方劑設計思維
此方體現「以形治形」與「就近取藥」的古代用藥思維:

  • 象形取效:石首魚腦骨堅硬似石,煅後鬆脆,暗合「以石化石」之邏輯,符合古人「同類相剋」的聯想。
  • 標本同治:滑石、木通清濕熱治本,魚腦骨攻沙石治標,結構簡潔而層次分明。
  • 峻緩平衡:煅製去火毒,配伍甘寒滑石,緩和可能之燥烈,使攻邪不傷正。

綜上,魚石散通過軟堅散結、通淋利水的協同作用,針對沙淋的濕熱夾瘀結病機,展現古代對實證淋證的直觀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石首魚腦骨5對(火煅,出火毒。即白鮝腦中骨也),滑石5錢。
上為細末。
分作2服,煎木通湯調下。未愈,再服數劑,必待沙出盡乃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魚石散, 出處:《醫學正傳》卷六。 組成:石首魚腦骨5對(火煅,出火毒。即白鲞腦中骨也),滑石5錢。 主治:沙淋,莖中有沙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