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蔞汁消蜜飲]方劑中包含[瓜蔞],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瓜蔞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其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熱毒引起的症狀,如口渴、咽痛、小便赤澀等;而其利尿消腫的功效則能幫助排除體內毒素,緩解水腫,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有良好療效。
因此,[瓜蔞]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利尿消腫,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蔞汁消蜜飲]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蔞汁消蜜飲】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瘟疫發黃,心狂煩熱」。其證候特點為:
- 瘟疫發黃:指外感疫毒(傳染性熱病)引發黃疸,病機為濕熱或熱毒鬱結膽腑,膽汁外溢肌膚,症見身黃、目黃、尿黃。
- 心狂煩熱:熱毒熾盛,擾亂心神,故見煩躁、狂亂;熱盛傷津,則口渴、身熱。
由此推斷,此方針對的是熱毒壅盛、兼夾濕鬱的急症,屬中醫「陽黃」「熱入心包」範疇,可能類似於現代醫學的急性肝炎、膽道感染或熱性病引發的精神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方藥組成與性味歸經
大栝樓(黃的):
- 性味甘寒,歸肺、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化痰、潤燥生津、散結消腫。
- 本方作用:
- 其汁液甘寒滑潤,能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緩解熱毒傷津之口渴煩躁。
- 栝樓仁富含油脂,可能助通利二便,使熱毒從下而泄。
蜂蜜:
- 性味甘平,歸脾、肺、大腸經。
- 功效:補中緩急、潤燥解毒。
- 本方作用:
- 調和藥性,緩和樸消峻烈之性。
- 滋潤臟腑,防熱邪傷陰。
樸消(芒硝):
- 性味鹹苦寒,歸胃、大腸經。
- 功效:瀉下通便、軟堅散結、清熱解毒。
- 本方作用:
- 瀉熱通腑,導熱毒從大便而出(「釜底抽薪」法)。
- 與栝樓汁協同,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體現中醫「清熱解毒、通腑泄濁」的治則:
清熱與瀉下並用:
- 栝樓汁清上焦(心肺)之熱,生津止渴;
- 樸消通下焦(腸腑)之結,瀉熱排毒。
- 二者合用,使熱毒分消,符合「病在上者取之下」的治法。
潤燥與攻邪兼顧:
- 蜂蜜甘緩制約樸消峻烈,保護胃氣;
- 栝樓潤燥,防瀉下傷陰,適合熱盛津傷之證。
針對「發黃」機理:
- 黃疸成因於濕熱鬱蒸,樸消通腑可利膽退黃(類似仲景茵陳蒿湯用大黃之意);
- 栝樓可能通過利氣機、化痰濕,輔助疏通膽道鬱滯。
【臨牀推論與延伸思考】
此方簡約而力道專猛,推測用於熱毒極盛、體質壯實者:
- 若兼見便秘、尿赤、舌紅苔黃燥,可加強瀉下之功;
- 若熱毒熾盛,或可加梔子、黃連等清熱藥,增強解毒之效。
古代醫家可能觀察到栝樓汁具備解毒退黃之效(如《本草綱目》載栝樓治「黃疸」),結合芒硝瀉下、蜂蜜調和,形成此急救方劑,體現「簡便驗廉」的民間智慧。
傳統服藥法
大栝樓1個(黃的)。
上用新汲水淘浸取汁,入蜜半合,樸消8分,和令勻,待消化盡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炎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蔞汁消蜜飲, 出處:《松峰說疫》卷二。 組成:大栝樓1個(黃的)。 主治:瘟疫發黃,心狂煩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