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桑散

露桑散

LU S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肺經 50%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露桑散中包含桑葉,主要源於其清熱解表、涼血止血的功效。

桑葉味甘苦性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清熱解表作用可緩解風熱感冒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涼血止血作用則可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等症。

因此,桑葉在露桑散中,起到清熱解表、涼血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露桑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露桑散主治多汗、盜汗之症。此方以桑葉為主藥,針對夜間睡中汗出(盜汗)或日間無故汗溢(多汗)之證。古人認為桑葉具「收斂止汗」之效,尤重用「帶露採集」者,取其得天地清涼之氣,能降火斂陰,符合傳統「以皮治皮」(桑葉輕清走表)及「因時取藥」(露水屬陰)之理論。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桑葉之特性

    • 炮製用意:桑葉經「曬、炙、炒」三法處理,既減其寒性防傷胃,又增強焦香入脾之效,使藥性趨於平和。曬者存其輕清,炙炒增其溫澀,形成「清斂並行」之勢。
    • 帶露採集:取清晨附露之桑葉,古醫認為露水屬「陰液」,能增強桑葉滋潤肺衛、斂汗固表之功,暗合「天人相應」思想。
  2. 米飲送服之配伍

    • 以米飲(米湯)調服,藉穀氣滋養脾胃,既能輔助桑葉和緩藥性,又能「培土生金」(補脾益肺),助肺衛之氣固表止汗。此為「藥食同源」之具體運用。
  3. 中醫理論對應

    • 清熱涼血:桑葉歸肺、肝經,汗症多與肝肺火旺或陰虛內熱相關。桑葉輕清,能疏風熱、清肝肺之火,熱除則汗自止。
    • 斂陰止汗:桑葉雖非典型收澀藥,然其性涼而質輕,能引陽入陰,調和營衛。尤其盜汗多屬陰虛陽浮,桑葉兼具清潤與微斂之性,恰合病機。

三、推理延伸
此方組方簡練,體現「清補兼施」原則:

  • 桑葉針對「標證」(汗出過多),直接清熱斂汗;
  • 米飲顧護「本證」(脾胃中氣),間接固表防脫。
    古人取桑葉治汗,可能觀察到蠶食桑葉後吐絲「自裹」之象,聯想其具「收束」之性(取類比象思維),輔以米飲之溫養,共成止汗之效。

傳統服藥法


桑葉(帶露者探,曬炙炒)。
上為末。
每服3錢,米飲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露桑散, 出處:《醫級》卷八。 組成:桑葉(帶露者探,曬炙炒)。 主治:多汗、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