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子丸
HUAI JIAO Z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槐角子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瀉下作用:皁莢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之效,與槐角子同為瀉下藥,二者合用,可增強其瀉下通便之效,尤其適用於濕熱便祕者。
2. 促進藥物吸收:皁莢含有皁苷,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
總之,皁莢在槐角子丸中起到了增強瀉下作用和促進藥物吸收的輔助作用,與槐角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便祕的目的。
槐角子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是為了增強其固澀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槐角子味苦,性寒,歸大腸經,擅長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收斂止瀉。
將黃耆與槐角子配伍,一則可以補益脾胃之氣,防止槐角子寒涼之性傷及脾胃,二則可以增強藥力,使止瀉效果更佳,並可減輕槐角子的毒副作用,達到安全有效的作用。
槐角子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散風止癢: 槐角子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而荊芥性辛溫,具有散風止癢之效。二者相配,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散風止癢,對於外感風熱,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具有很好的療效。
2. 促進藥效發揮: 荊芥芳香辛散,能引導槐角子藥力直達病所,更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同時,荊芥的辛溫之性,也能溫和藥性,避免寒涼過度,使藥效更為平和。
槐角子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導滯:槐角子善於清熱涼血、止血,但單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寒。木香性溫,能理氣止痛、健脾消食,與槐角子搭配,可避免寒涼之性傷脾,促進藥物消化吸收,並增強其止血功效。
- 調和氣血:槐角子偏於涼血止血,而木香則偏於理氣止痛,二者合用,可相輔相成,達到涼血止血、理氣止痛的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血熱妄行、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
槐角子丸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止血效果: 露蜂房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與槐角子同用,可增強其止血功效,尤其針對熱毒血熱引起的出血症狀,效果更佳。
- 改善腸道功能: 露蜂房可清熱利濕,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道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槐角子則有清熱涼血、止血收澀的作用,兩者配合可緩解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槐角子丸中加入刺蝟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刺蝟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輔助槐角子清熱瀉火,治療因熱毒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通絡止癢: 刺蝟皮具有通絡止癢的作用,可緩解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與槐角子相輔相成,提高藥效。
因此,刺蝟皮在槐角子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槐角子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涼血:鱉甲性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與槐角子、地榆等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熱,止血消腫,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
- 滋陰潛陽:鱉甲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的作用,可輔助槐角子收斂止血,防止血熱傷陰,避免因血熱妄行而導致陰虛內熱。
因此,加入鱉甲不僅可以增強槐角子丸的清熱涼血止血功效,還能平衡藥性,避免單純清熱涼血而耗傷陰津。
槐角子丸中包含槐角,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涼血,止血降壓: 槐角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降壓的功效。其能有效治療因熱毒上攻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便血、尿血等,同時也能降低血壓,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症狀。
- 瀉火通便,消腫止痛: 槐角能瀉肝火、清腸熱,對於便祕、痔瘡、肛裂等症狀有明顯療效。其能潤腸通便,消腫止痛,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緩解疼痛不適。
總而言之,槐角在槐角子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涼血、止血降壓以及瀉火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相關疾病的有效藥材。
槐角子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利咽,通暢氣道: 槐角子善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但其性偏寒,容易阻滯氣機。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開宣肺氣的功效,可以避免槐角子寒涼之性損傷脾胃,並協同槐角子更好地疏散風熱,通暢氣道,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的效果。
-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 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槐角子的藥力引導至下焦,使之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桔梗的加入,既可以緩解槐角子的寒涼之性,又能增強藥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槐角子丸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經活絡:穿山甲性味辛、微寒,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槐角子則善於清熱涼血,止血消腫。兩者合用,可增強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效,更能有效治療因血瘀氣滯引起的病症。
- 引藥入肝:穿山甲有入肝經的特性,可引導槐角子等藥物直達肝經,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肝經與血液循環密切相關,槐角子入肝後,能更好地發揮其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槐角子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槐角子的燥性: 槐角子性寒涼,善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但其性燥,易傷脾胃。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中止痛之效,可中和槐角子的燥性,防止其損傷脾胃。
- 協同槐角子涼血止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血的功效,與槐角子共同作用,可增強涼血止血的效果,適用於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的症候。
槐角子丸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通便止痛:槐角子清肝瀉火,止血涼血,而大黃苦寒,瀉熱通便,二者相合,可增強清熱瀉火之效,並能通利腸胃,緩解便祕,對於因熱毒壅滯所致的腹痛、便祕、痔瘡等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槐角子入肝經,善於疏肝理氣,而大黃入脾胃經,具有瀉下通便之功,二者相配,可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肝氣鬱滯,對於肝氣鬱結所致的脅肋脹痛、胸悶不舒、月經不調等症,也有一定的療效。
主治功效
槐角子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皁莢、黃耆、荊芥、木香、露蜂房、刺蝟皮、鱉甲、槐角、桔梗、穿山甲、白芍、大黃等。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露蜂房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殺蟲、止癢、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治眼疾、治毒蟲蜇咬等多種功效。 刺蝟皮味辛、性溫,歸肝、肺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槐角味甘、微酸,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補氣益精、活血補血、祛風除濕、止血止痛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穿山甲味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 白芍味酸、微苦,性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槐角子丸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痔瘡有如老鼠乳狀的結核,感到口渴且疼痛。
傳統服藥法
皂角(去皮弦,醋炙)1兩,黃耆(蜜炙)1兩,荊芥穗1兩,木香1兩,露蜂房1兩,蝟皮(炙焦黃,銼)1兩,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淨,酸醋炙黃)1兩,槐子1兩,桔梗(炒)1兩,穿山甲(銼碎,蚌粉炒)1兩,芍藥1兩,大黃(濕紙裹,甑上蒸)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食前溫湯送下,日3次。未知,加至5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角子丸, 出處:《本事》卷五。 組成:皂角(去皮弦,醋炙)1兩,黃耆(蜜炙)1兩,荊芥穗1兩,木香1兩,露蜂房1兩,猬皮(炙焦黃,銼)1兩,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淨,酸醋炙黃)1兩,槐子1兩,桔梗(炒)1兩,穿山甲(銼碎,蚌粉炒)1兩,芍藥1兩,大黃(濕紙裹,甑上蒸)半兩。 主治:痔有鼠乳結核,作渴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