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子丸

HUAI JIAO Z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胃經 15%
肺經 13%
大腸經 12%
脾經 10%
腎經 8%
心經 7%
三焦經 7%
膽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槐角子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皁莢、黃耆、荊芥、木香、露蜂房、刺蝟皮、鱉甲、槐角、桔梗、穿山甲、白芍、大黃等。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露蜂房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殺蟲、止癢、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治眼疾、治毒蟲蜇咬等多種功效。 刺蝟皮味辛、性溫,歸肝、肺經,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槐角味甘、微酸,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有補氣益精、活血補血、祛風除濕、止血止痛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穿山甲味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 白芍味酸、微苦,性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槐角子丸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痔瘡有如老鼠乳狀的結核,感到口渴且疼痛。

傳統服藥法


皂角(去皮弦,醋炙)1兩,黃耆(蜜炙)1兩,荊芥穗1兩,木香1兩,露蜂房1兩,蝟皮(炙焦黃,銼)1兩,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淨,酸醋炙黃)1兩,槐子1兩,桔梗(炒)1兩,穿山甲(銼碎,蚌粉炒)1兩,芍藥1兩,大黃(濕紙裹,甑上蒸)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食前溫湯送下,日3次。未知,加至50丸。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皂莢、黃耆、荊芥、木香、露蜂房、刺蝟皮、鱉甲、槐角、桔梗、穿山甲、白芍、大黃等十三味中藥組成。皂莢、黃耆、荊芥、木香、露蜂房、刺蝟皮、鱉甲、槐角、桔梗、穿山甲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大黃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可用於治療痔有鼠乳結核,作渴疼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乳房纖維硬化

相同名稱方劑


槐角子丸, 出處:《本事》卷五。 組成:皂角(去皮弦,醋炙)1兩,黃耆(蜜炙)1兩,荊芥穗1兩,木香1兩,露蜂房1兩,猬皮(炙焦黃,銼)1兩,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淨,酸醋炙黃)1兩,槐子1兩,桔梗(炒)1兩,穿山甲(銼碎,蚌粉炒)1兩,芍藥1兩,大黃(濕紙裹,甑上蒸)半兩。 主治:痔有鼠乳結核,作渴疼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