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朱砂丸

神效朱砂丸

SHEN XIAO ZHU SH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1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5%
腎經 15%
肝經 15%
心經 7%
膀胱經 7%
胃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硃砂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為硃砂(硃砂),硃砂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平肝息風、鎮定安神的功效。硃砂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硫化汞,具有明顯的藥用價值。在中醫理論中,常被用於治療心氣虛、心悸不安等症狀,對於焦慮、失眠等情況亦有一定效果。

硃砂的使用也與其毒性有關。在傳統用法中,需對劑量與服用方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因過量引起中毒。在神效硃砂丸中,通常是經過合理配伍和炮製,以減少其毒性,並發揮其療效。此外,其特有的紅色與吉祥的象徵意義也使得該方劑在民間受到廣泛推崇。

總的來說,硃砂作為神效硃砂丸的主要成分,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和在中醫中的傳統應用,成為此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神效朱砂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配方中包含了朱砂、粉霜等多種成分。其中,粉霜是一味在古方中較為常見的藥材,它主要由鉛製備而成,具有寒性、有毒之特性,在古代醫學中常用於治療熱病、驚風、癲狂等症狀。在神效朱砂丸中加入粉霜的目的,在於利用其強烈的藥性和特殊的藥理作用,以達到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效果。

然而,現代醫學認為,粉霜中含有重金屬鉛,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包括中毒、肝腎功能損傷等。因此,對於傳統方劑中的粉霜使用需特別謹慎,應遵循專業醫師指導,並考慮到現代醫學的安全標準。此外,隨著科學進步和藥物研究的深入,已經有許多更安全有效的替代品可供選擇,以減少使用此類含重金屬成分的藥材。

神效硃砂丸是中藥方劑中的一種,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其中包含巴豆,這是因為巴豆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和滯留物。巴豆中的活性成分能刺激腸道蠕動,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

在神效硃砂丸中,巴豆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使用可能引發不適。因此,巴豆在方劑中的用量和組合要經過合理的設計,以確保其療效的同時,降低副作用的風險。此外,巴豆的特性使其能夠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從而增強方劑的療效,達到治療心神不寧等症狀的目標。中醫講究的就是陰陽平衡,透過這些成分的調和,幫助患者達到身心的平衡與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朱砂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久赤白痢不癒,日夜度數無恆」,即長期難癒的赤白痢疾(膿血便與黏液便夾雜),伴隨排便頻繁無規律。古代醫家認為,久痢遷延多因濕熱毒邪未清、積滯內阻,或正虛邪戀所致。此方以峻藥攻逐,意在清除腸道積滯腐穢,開通壅塞。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朱砂(1分)

    • 性寒重鎮,傳統用於「辟惡殺邪氣」(《本經》),此處或取其鎮靜安神之效,緩解痢疾所致煩躁;另可能藉其微毒之性,抑制腸道濕熱腐毒。
  2. 定粉(1分)

    • 即鉛粉(鹼式碳酸鉛),古代外用收斂殺蟲,內服可「止痢」(《本草拾遺》)。其收斂之性或能減緩腸道濕熱下注,但毒性需慎用。
  3. 粉霜(1分)

    • 為輕粉(氯化亞汞)精製而成,具強力攻毒逐水之效,古代用於「下痰涎、消積滯」(《本草綱目》)。此處可能藉其峻下之力,驅除腸道積滯與濕熱毒邪。
  4. 巴豆(1分)

    • 大辛大熱,為峻下冷積要藥,能「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本經》)。與寒性藥配伍(如朱砂),既可攻逐腸道腐穢,又緩和其熱性,針對「寒熱錯雜」型久痢。

配伍與方義推論

  • 攻毒逐積:方中粉霜、巴豆為主,峻瀉腸道濕毒積滯;鉛粉輔助收斂固澀,防瀉下過猛傷正。
  • 寒熱並用:朱砂性寒制約巴豆之熱,鉛粉、粉霜性涼,協調藥性偏性,適用於濕熱膠結難解之痢。
  • 劑型設計:綠豆大丸劑,配合冷酒送服,可能藉酒行藥勢,冷服減輕熱性刺激,兼顧峻藥緩攻之意。

此方反映古代「通因通用」思路,對於頑固痢疾以猛藥攻邪,然多含毒性成分(鉛、汞、巴豆),需嚴格控制劑量與適應證,非尋常赤白痢可輕投。

傳統服藥法


朱砂1分,定粉1分,粉霜1分,巴豆1分。
上同研如面,用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2丸,空心以冷酒湯送下。
忌食熱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痢疾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朱砂丸, 出處:《聖惠》卷五十九。 組成:朱砂1分,定粉1分,粉霜1分,巴豆1分。 主治:久赤白痢不癒,日夜度數無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