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納鼻散方中加入水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開竅醒腦,通鼻竅: 水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腦、化濕開竅的功效。對於因濕邪阻滯鼻竅,導致鼻塞、流涕、嗅覺減退等症狀,水菖蒲能有效疏通鼻竅,改善鼻部通氣。
- 芳香闢穢,清熱解毒: 水菖蒲氣味芳香,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清除鼻腔內部的病菌和異物,防止感染加重。對於因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水菖蒲能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納鼻散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屍厥」,其狀似死,脈搏雖存而氣息閉絕,屬氣機驟然閉阻所致之急症。古稱「卒厥」,多因邪氣壅塞、氣血逆亂,導致神機不遏。中醫認為,「鼻為肺竅」而通於腦,舌下脈絡亦與臟腑相連。此方通過「納鼻」與「舌下含藥」雙途徑,速通閉塞,醒神開竅。
組成與治療原理推考
菖蒲(納鼻)
- 性味辛溫,歸心、胃經。《本經》載其「開心孔,通九竅」,古多用以治神昏、耳聾、癲癇。其辛香之氣,可穿透鼻竅直達清陽之位,刺激經絡以甦醒神志。現代研究顯示,其揮發油(如β-細辛醚)具興奮中樞神經、擴張血管作用,或可解釋古人「吹鼻醒厥」之效。
桂末(舌下含服)
- 肉桂辛甘大熱,能通脈回陽、引火歸元。《本草匯言》謂其「治暴厥之疾」,古人用於舌下,乃因此處脈絡豐富(如金津、玉液穴),藥力速達心脈,溫暖陰寒閉阻之氣。其成分肉桂醛可促進血液循環,或與「通陽開閉」之效相關。
配伍邏輯
- 上通鼻竅,下暖心陽:菖蒲從上喚醒神機,肉桂自下溫通血脈,形成氣血並調之勢。
- 雙竅給藥,捷徑起效:避開胃腸吸收之緩,直取黏膜速效,符合中醫「急症外治」智慧。
此方體現「急救先通竅」之則,針對氣閉神昏,以芳香開透與溫通並舉,重建氣血運行通路。
傳統服藥法
菖蒲。上為末。
納兩鼻孔中,吹之令入,並以桂末安舌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納鼻散, 出處:《三因》卷七。 組成:菖蒲。 主治:屍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靜而若死,亦名卒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