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血飲子中包含當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 活血化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調經、補血養血之效。其有效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流動性,有助於化解瘀血,減輕疼痛。
- 補血益氣: 當歸除了活血化瘀,更能補血益氣,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乏力等症狀。此功效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活血飲子中加入當歸,既可活血化瘀,又可補血益氣,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活血飲子中包含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活血,開竅醒神:水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行氣活血、開竅醒神的功效。其辛散之性可促進氣血運行,解除瘀阻,而開竅醒神之效則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神志昏迷、言語不清等症狀。
- 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活血飲子通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神志昏迷等症狀,水菖蒲的加入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加強活血化瘀、開竅醒神之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血飲子】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血氣衝心」,指女性因氣滯血瘀或衝任失調,導致氣血上逆衝擊心胸,常見症狀如:
- 心胸悶痛、脅肋脹痛
- 月經前後煩躁、頭暈
- 產後瘀血未淨,惡露不下
古代醫家認為,此證關鍵在「血行不暢」,故以活血行氣為治法,使氣血調和,衝逆自平。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當歸
- 性味歸經:甘辛溫,入肝、心、脾經。
- 核心作用:
- 補血活血:養血而不滯血,疏通經脈瘀阻。
- 調經止痛:善治婦女血虛血瘀之痛證,如經閉、痛經。
- 配伍意義:針對「血瘀」病機,從根本滋養並推動血行。
2. 菖蒲
-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心、胃經。
- 核心作用:
- 開竅豁痰:宣通心竅,化解痰濕蒙蔽。
- 行氣止痛:辛香走竄,能解氣機鬱滯之胸悶脹痛。
- 配伍意義:
- 化解血瘀伴隨的「氣滯」,尤其適於情緒鬱結誘發之證。
- 引藥上行,助當歸藥力達心胸高位。
3. 酒調服之妙用
藥末以酒送服,借酒性:
- 溫通血脈:增強活血之力,速達病所。
- 助藥勢上行:酒性升散,協調菖蒲引經作用,直趨心胸。
三、方劑設計邏輯
- 血氣同治:當歸主血,菖蒲主氣,兩者比例均等,暗合「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之理,使氣行則血行,血足則氣暢。
- 動靜結合:當歸補中有動,菖蒲純以宣散,補瀉兼施,避免過耗正氣。
- 標本兼顧:既治血瘀之「本」,又緩解胸悶痛之「標」,契合婦人血氣病多虛實夾雜之特性。
此方簡潔而力專,體現古代「小方治急證」之思維,尤適於血瘀輕證或體質偏弱不宜峻攻者。
傳統服藥法
當歸、菖蒲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1錢,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飲子,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十。 組成:當歸、菖蒲各等分。 主治:婦人血氣衝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