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虛勞神應膏方中加入枇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止咳: 枇杷葉性涼味甘,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虛勞所致的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和胃降逆: 枇杷葉還具有一定的和胃降逆作用,能緩解虛勞患者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虛勞神應膏方中加入枇杷葉,不僅可以起到清熱止咳的作用,還能緩解胃部不適,從多方面改善虛勞患者的症狀。
虛勞神應膏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潤燥:虛勞多見陰虛津虧,表現為口乾舌燥、形體消瘦等。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大腸經,具有潤燥止渴、滋陰補虛之功效,可緩解虛勞患者的陰虛症狀。
二、調和藥性:蜂蜜性甘,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苦寒之弊的作用。虛勞神應膏中多有苦寒之藥,加入蜂蜜可以使藥物更易於服用,避免苦寒傷胃,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虛勞神應膏中加入大棗,主要是基於其補益脾胃、養血安神的功效。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安神寧心等作用。虛勞患者多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導致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大棗能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從而改善患者體質,緩解失眠等症狀,達到安神寧心的目的。
虛勞神應膏中加入蓮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養心脾,安神寧心:蓮子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健脾止瀉、補腎固精等功效。虛勞多因心脾兩虛,神氣不足,心神不寧,蓮子能滋養心脾,補益氣血,改善心神失養,安神寧心,從而緩解虛勞症狀。
- 清熱生津,利尿消腫:蓮子亦有清熱生津、利尿消腫之效。虛勞患者常伴有口渴、乏力、水腫等症狀,蓮子能清熱生津,利尿消腫,補充體液,緩解不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虛勞神應膏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氣血兩虛、陰虧勞損之證,屬中醫「虛勞」範疇。其核心症狀包括:
- 氣血耗傷:身體羸瘦、四肢酸軟、飲食不進,乃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所致。
- 陰虛內熱:骨蒸勞熱、陰虛吐血,為陰液虧虛、虛火灼絡之象。
- 肺腎兩虧:虛弱咳嗽、腰痛背痛,反映肺失濡潤、腎精虧損。
此方意在滋陰補氣、潤肺健脾,兼顧止血安神,適用於久病體弱或勞倦過度所致之虛損。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枇杷葉(50-60片)
- 主肺胃:清肺止咳、和胃降逆,針對虛勞咳嗽、胃氣上逆。
- 去毛減刺激性,避免傷陰動血,符合虛勞需潤燥之原則。
大梨(3個,去皮心)
- 甘寒生津:滋肺陰、清虛熱,緩解陰虛燥咳與吐血。
- 潤燥通便:與白蜜協同,改善陰虛腸燥(若便溏則去蜜)。
白蜜(半鐘,熬製)
- 補中潤燥:健脾益氣、潤肺止咳,增強枇杷葉與梨之滋潤力。
- **「滴水成珠」**熬法加強黏滯性,延長藥效,適合緩補虛勞。
大棗(半斤)
- 補脾和營:助氣血生化,改善食少羸瘦,與蓮子共固後天之本。
建蓮肉(4兩,不去皮)
- 健脾益腎:蓮肉補脾止瀉,蓮皮固澀,兼顧脾虛泄瀉與腎精不固之腰痛。
加減配伍
- 川貝(痰多加):強化潤肺化痰,針對虛勞兼痰熱黏稠者。
- 藕節汁(吐血加):涼血止血而不留瘀,適用陰虛血熱之出血。
組方思路與虛勞病機對應
- 潤燥同施:梨、蜜、枇杷葉滋陰清熱,大棗、蓮子健脾益氣,符合「虛勞需潤補,忌辛燥」原則。
- 動靜結合:枇杷葉宣降肺氣防滋膩,蜜棗蓮子固護中焦,使補而不滯。
- 標本兼治:止血、止咳為標,補養氣血陰液為本,體現「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整體調理。
此方以甘潤平和之味為主,適合長期調養虛損,尤重肺、脾、腎三臟同補,契合古代「緩治虛勞」的用藥特點。
傳統服藥法
枇杷葉50-60片(洗刷去毛),大梨3個(去皮心),白蜜半鐘(先熬滴水成珠),大棗半斤,建蓮肉4兩(不去皮)。
痰多,加川貝1兩;吐血,加藕節搗汁同煮;不咳嗽者,去枇杷葉;大便溏泄者不用白蜜。
益臟腑。
將枇杷葉砂鍋內煎,取汁去葉,後入諸味拌,放鍋內鋪平,再將汁掩滿,略高些,蓋好,煮半炷香,翻轉,又煮半炷香,棗煮好去皮,瓶貯。
隨意溫熱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虛勞神應膏性味甘平,有滋陰補血、清熱止咳的功效,適合氣血兩虛、骨蒸勞熱、身體羸瘦、四肢酸軟、腰痛背痛、飲食不進、陰虛吐血、虛弱咳嗽等症狀患者服用。
- 虛勞神應膏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
- 虛勞神應膏不宜與溫熱性中藥同用,以免加重病情。
- 虛勞神應膏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影響藥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虛勞神應膏, 出處:《衛生鴻寶》卷一。 組成:枇杷葉50-60片(洗刷去毛),大梨3個(去皮心),白蜜半鍾(先熬滴水成珠),大棗半斤,建蓮肉4兩(不去皮)。 主治:益臟腑。主治:氣血兩虛,骨蒸勞熱,身體羸瘦,四肢酸軟,腰痛背痛,飲食不進,陰虛吐血,虛弱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