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虛咳丸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收斂止咳:松香性溫燥,具收斂止咳作用,可有效抑制肺氣上逆,減少咳痰。對於虛寒型咳嗽,尤為有效。
- 固澀止汗:松香入肺經,有固澀止汗之效。虛咳患者常伴有氣虛汗多,松香可固護肺氣,減少汗液流失,改善虛弱體質。
此外,松香亦能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止咳、固澀功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虛咳丸中加入烏梅,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斂肺止咳: 烏梅味酸性收斂,入肺經,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對於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 生津止渴: 烏梅性寒,能滋陰生津,緩解因肺燥津虧所致的口渴、咽乾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滋養肺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烏梅在虛咳丸中起到收斂肺氣、止咳化痰、滋陰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虛咳的功效。
虛咳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緩和藥性,調和脾胃: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補脾益氣、緩和藥性等功效。虛咳多因肺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甘草能補益脾氣,調和胃氣,促進藥物吸收,使其他藥物發揮最佳療效。
- 增強止咳作用,保護呼吸道: 甘草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之效,能滋潤肺燥,緩解咳嗽,同時亦可保護呼吸道粘膜,避免因咳嗽而加重肺部損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虛咳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籍,主治「久嗽,數歲不止者」,即長期難癒的慢性咳嗽,多見於肺氣虛損、津液耗傷或寒熱錯雜之證。久嗽傷肺,易致氣陰兩虛,或痰瘀滯留,須標本兼顧。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質汗(活血化瘀,散寒止咳)
古代「質汗」多指由草藥蒸製之汁液,具散寒行瘀之效。久嗽者氣滯血瘀,質汗可通絡活血,改善肺絡瘀阻。伊汁摩(溫肺化痰,袪寒止咳)
推測為西域傳入之溫性藥物(如乳香、沒藥類樹脂),能溫化寒痰,適用於寒痰久咳。松脂(燥濕袪風,斂瘡生肌)
松脂性溫,傳統用於風寒濕痹。久咳肺氣耗散,松脂可固護肺衛,兼能燥濕化痰。烏梅(斂肺生津,止咳澀腸)
烏梅酸收,斂肺氣以止咳,針對久咳氣散;其生津之性可緩解燥咳無痰之症。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甘草補脾益肺,助氣血生化,兼緩和其他藥物峻烈之性,使方劑趨於平和。
整體配伍思維
- 攻補兼施:以質汗、伊汁摩溫通散邪,烏梅、甘草收斂補虛,一散一收,調節氣機。
- 寒溫並用:松脂、伊汁摩偏溫,烏梅性平,適於寒熱錯雜之久咳。
- 標本同治:既化瘀痰以治標(質汗、松脂),又益肺氣以固本(烏梅、甘草)。
此方反映古代對久咳「虛中夾實」的辨治,著重調節肺氣宣降、化解痰瘀滯留,符合「久病入絡」「久咳必斂」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質汗3分,伊汁摩3分,松脂3分,烏梅1錢,甘草1錢。
上為末,面糊為丸。
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虛咳丸,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質汗3分,伊汁摩3分,松脂3分,烏梅1錢,甘草1錢。 主治:久嗽,數歲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