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煉靈光藥

升煉靈光藥

SHENG LAN LING GUANG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4

熱/寒比例

極寒 (0.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腎經 14%
脾經 14%
心經 10%
肺經 9%
大腸經 9%
膽經 5%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胃經 4%
小腸經 4%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升煉靈光藥]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水銀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素引起的腫脹和炎症有顯著改善效果。然而,由於水銀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非常謹慎,以避免中毒或副作用。其解毒功效使[升煉靈光藥]在處理毒素引起的問題時具有突出效果。

「升煉靈光藥」方劑中包含「鉛丹」,主要原因如下:

  1. 鉛丹具有燥濕止瀉、解毒生肌的功效: 古人認為鉛丹能燥濕化痰,並用於治療腹瀉、痢疾等症狀。此外,鉛丹也具有解毒生肌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溼疹等皮膚病。
  2. 當時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 在古代醫學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人們對某些疾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並不瞭解。鉛丹作爲一種容易獲得且價格低廉的藥物,被用於治療一些疾病,例如溼熱瀉痢等。

然而,鉛丹為重金屬,長期服用會造成鉛中毒,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所以現今不再使用鉛丹作爲藥物。

方劑「升煉靈光藥」中加入白礬,其用意可從以下兩方面分析: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燥,善於收斂止癢,可有效抑制皮膚濕疹、搔癢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起到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作用。
  2. 解毒消腫: 白礬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治療因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瘡瘍等,也能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白礬在「升煉靈光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升煉靈光藥方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消腫止痛: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由熱毒、火毒引發的頭風、目赤、咽痛等症狀,芒硝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通利關節,活血化瘀: 芒硝對於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通利關節、活血化瘀的功效。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關節疼痛。

因此,升煉靈光藥方中使用芒硝,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消腫止痛、通利關節、活血化瘀等作用,對於治療相關疾病有積極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升煉靈光藥]的傳統功效與組成邏輯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風熱翳障」,即由風熱邪氣上攻目竅所致的眼疾,如眼瞼紅腫、結膜充血、角膜混濁(翳膜遮蔽)、視物模糊、畏光流淚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眼疾多因肝膽風熱或肺胃積熱上炎,導致氣血壅滯、目竅失養。方名「靈光」二字,暗示其能撥雲見日,恢復目光清明。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探析

(1)核心藥物與煉製工藝

  1. 水銀(入鉛中結砂)
    水銀性寒沉重,能清熱解毒、殺蟲;與黑鉛同煉結砂(鉛汞反應),傳統視為「陰陽相濟」,可降低毒性,增強穿透力,專攻目翳深層瘀熱。
  2. 黑鉛結砂
    鉛質重墜,能鎮降火熱上炎,與水銀合煉後,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可能為Pb3O4或Hg-Pb合金),利於局部消散翳膜。
  3. 枯礬(煅白礬)、皂礬(綠礬)
    • 枯礬:燥濕斂瘡,收斂目翳潰爛之濕熱。
    • 皂礬:含硫酸亞鐵,能活血消積,改善眼周氣血瘀滯。
      (推測用量與水銀相當,約5錢,以平衡汞鉛之峻烈。)
  4. 火消(硝石,煨紅)、食鹽
    • 火消:煨紅後轉為鹼性,具腐蝕性,可「化翳為水」。
    • 食鹽:滲溼軟堅,助火消開竅。
      (推測火消、食鹽各3-4錢,以助升煉反應。)

(2)煉丹術與藥效轉化

此方採用「升丹法」,通過高溫煅燒(文武火),使礦物藥昇華凝結於燈盞(即「靈藥」),其成分可能包含氧化汞(HgO)、鉛丹(Pb3O4)等,具有極強的腐蝕贅肉、化翳撥雲之功。煉製時「搽水」以控制溫度,避免過度碳化,確保藥性輕揚上達目竅。

(3)配伍後藥——制甘石

所得靈藥再配伍「制甘石」(煅爐甘石),因甘石性平、收濕退翳,能中和靈藥的燥烈,並加強斂瘡生肌之效,用於風熱翳障後期,促進角膜修復。


三、治療原理的邏輯鏈

  1. 以毒攻毒:水銀、鉛砂直折目中熱毒,腐蝕翳障;礬類收濕斂瘡,防止熱毒擴散。
  2. 升煉提純:高溫反應生成微量活性成分,局部應用時刺激患處,促進代謝與修復。
  3. 標本兼顧:前期靈藥峻攻,後期甘石調護,符合「先去翳、後養目」的傳統眼科思路。

此方體現古代「外科丹藥」與「眼科祛翳」的結合,雖含毒性成分,但通過煉製工藝和配伍,將藥性導向局部病所,體現「猛藥緩用」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水銀(入鉛中結砂)5錢,黑鉛5錢(結成砂),枯礬,皂礬,火消(煨紅),食鹽。
上為極細末,入固濟陽城罐內,鐵燈盞封口,以鐵條扎口,鹽泥石脂密封,入百眼爐文武火升打,燈盞內常常搽水,三柱香盡,退火任冷,取燈盞下雪白靈藥掃下,有5錢收貯。入後藥:制甘石1
方中枯礬、皂礬、火消、食鹽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水銀、鉛丹等重金屬成分,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中毒,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升煉靈光藥, 出處:《醫統》卷六十一。 組成:水銀(入鉛中結砂)5錢,黑鉛5錢(結成砂),枯礬、皂礬、火消(煨紅)、食鹽。 主治:一切風熱翳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