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三仙丹

自制三仙丹

ZI ZHI SAN XI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7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腎經 12%
肺經 12%
脾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6%
三焦經 6%
胃經 6%
小腸經 6%
肝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自制三仙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由太白粉、桂枝和水銀組成。其組成中包含水銀的原因,源於古代中醫對於金屬藥物的獨特理解。水銀在中醫中被認為具備驅邪、解毒的功能,且其特性能促進藥效吸收,因而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方劑中。

然而,水銀的毒性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其在體內的積累會對肝臟、腎臟及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因此,現代醫學界普遍不建議使用含水銀的藥物,並提倡以安全的天然成分取而代之。儘管古人對水銀的應用有其歷史背景和理論支持,但我們必須在科學與安全的基礎上重新檢視這些傳統方劑,並探索更加健康和有效的替代方案,以保護用藥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自制三仙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白礬,這是由於白礬具有特殊的藥理性質。白礬主要成分為硫酸鋁鉀,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它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皮膚病以及腸胃不適等。白礬的收斂作用可促進傷口癒合,並有效緩解炎症,適合用於體內外的各類問題。

此外,白礬在三仙丹的制劑中也起到輔助作用,能夠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調和整體方劑的性能。由於三仙丹旨在增強免疫、抗疲勞、促進健康,白礬的添加使得方劑具備了更多的調理功效,特別是在改善消化系統及促進新陳代謝方面,效果尤為顯著。因此,白礬的存在不僅豐富了三仙丹的組成,還提高了其整體的療效,確保在兼顧多種病症的同時,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自制三仙丹」方劑中添加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三仙丹常用於治療便祕、腹脹等症,芒硝的加入可加速排便,緩解腸道積滯。
  2. 清熱解毒: 芒硝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在某些三仙丹方劑中,芒硝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自制三仙丹]主治「咽喉腐爛,爛肉未清,膿水未淨者」。此症屬中醫外科「腐蝕瘡瘍」範疇,多因熱毒壅盛、血肉敗腐所致。方劑以「去腐生新」為核心,旨在清除壞死組織、祛除膿水,為後續生肌癒合創造條件。古代醫家針對瘡瘍膿腐未脫之症,常外用丹藥拔毒化腐,三仙丹即為經典腐蝕性外用製劑,尤適於咽喉部嚴重潰爛(如喉疳、喉癰後期)。

組成與藥理邏輯分析

1. 藥性與配伍邏輯

  • 水銀(Hg):性寒,有毒,傳統認為其具強力攻毒、殺蟲、蝕腐功效。其化學活性可與膿腐組織中的蛋白質結合,促使壞死組織脫落。
  • 明白礬(KAl(SO₄)₂·12H₂O):酸澀收斂,能燥濕止血、解毒斂瘡。與水銀配伍可緩和水銀之峻烈,並協同強化腐蝕膿腐作用。
  • 火消(KNO₃,硝酸鉀):氧化劑,高溫下分解產生氧氣,助燃並與水銀、礬反應生成汞鹽(如HgO)。此過程增強藥效的「拔毒」特性。

2. 化學反應推測
三藥共煉時,火消受熱分解釋放氧氣,氧化水銀生成氧化汞(HgO,即三仙丹主要成分);白礬在高溫下脫水生成枯礬(KAl(SO₄)₂),具強吸水性,可乾燥瘡面。最終產物以紅色氧化汞為主,其微細顆粒可吸附於瘡面,直接破壞腐敗組織。

3. 治療原理

  • 去腐作用:氧化汞與膿腐組織中的硫氫基(-SH)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壞死組織液化脫落。
  • 拔毒斂膿:白礬收斂作用減少滲出,火消的氧化性協助清除局部缺氧環境,抑制厭氧菌生長。
  • 間接生新:腐肉既去,氣血得通,後續可配合生肌藥促進癒合。

總結

此方以「汞-礬-硝」體系為基礎,通過高溫煉製轉化藥性,生成腐蝕性成分集中作用於局部。其設計體現中醫「腐去則新生」的外科思路,以劇毒之品攻劇毒之症,符合傳統「以毒攻毒」的治療邏輯。然其效峻猛,須精準適用於「膿腐未脫」之實證,避免誤施於新肉已生之階段。

傳統服藥法


水銀、明白礬(研)、火消(研)各等分。
去腐生新。
先將消、礬末,研勻,入鐵鍋內,將三小壇,再將水銀分置壇中,上覆大碗,周圍合縫處,以棉皮紙捻粗茶,用漿水浸濕,緊近周圍縫口,上用沙泥蓋好,總之不令泄氣,碗底上再壓小秤錘,然後用炭火燒三注香,先文後武,不可太旺,恐綠煙騰起,即無用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自制三仙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自制三仙丹, 出處:《喉科心法》卷下。 組成:水銀、明白礬(研)、火消(研)各等分。 主治:去腐生新。主治:咽喉腐爛,爛肉未清,膿水未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