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命散
DING M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婦人良方》卷七引《靈苑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命散」方劑中使用烏頭,主要是基於其強力止痛的功效。烏頭性溫熱,入厥陰、少陰經,其毒性可直達經絡,並能驅散寒邪,故對於寒邪阻滯經絡、疼痛難忍的病症,如風寒溼痹、痛經、齒痛等,有顯著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強烈,需謹慎使用,一般需經炮製減毒後方可入藥。同時,應嚴格控制用量,並配合其他藥物以減輕其毒性。
「定命散」方劑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酸,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瘀不通所致的症狀,如發熱、腫痛、瘀血腫痛等,有良好的療效。
- 緩解疼痛: 牡丹皮能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因熱毒瘀血所致的疼痛,如頭痛、牙痛、腹痛等,可起到止痛作用。
因此,定命散中加入牡丹皮,可起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等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定命散方劑中包含桂枝,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溫經通絡,散寒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定命散多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氣血凝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桂枝可溫經散寒,使氣血流通,達到止痛的效果。
二、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增強人體正氣。定命散的組成多以溫補為主,桂枝的加入可協調各藥物的功效,使藥力更趨平和,更易於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定命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急血氣」及「血瘕、血氣、胎血積聚,上衝心膈,須臾欲絕」,關鍵在於「血瘀」與「氣逆」之急症。古人所稱「血氣」多指血行不暢或血瘀化熱衝逆,「血瘕」屬積聚有形之瘀血,「胎血積聚」則可能與產後惡露不下或胎盤殘留有關。症狀突發且劇烈(須臾欲絕),推測為瘀血阻滯、氣機壅塞,導致心胸痞悶甚或昏厥,屬危重證候。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乾蝦蟆(燒灰):
- 蝦蟆(蟾蜍)傳統用於破癥結、消積聚,《本草綱目》載其能「消疳積、破堅癥」,燒灰後取其炭質吸附與散瘀之力,針對「血瘕」「積聚」之有形瘀滯。
- 現代推測:蟾蜍含蟾毒配基類成分,可能具抗凝血與促進組織代謝作用,但燒灰後部分活性成分或遭破壞,炭末可能吸附毒素並刺激局部血流。
蛇蛻皮(炒黃)、蟬殼:
- 蛇蛻《本經》主「癲疾、癇瘛」,後世用於祛風通絡、殺蟲;炒黃增強收澀之性,或為約束蝦蟆灰之峻烈。
- 蟬殼散風熱、透疹,此處取其「輕揚上浮」之性,引藥上行以解「上衝心膈」之勢。
- 兩者均屬「蟲類藥」,傳統認為蟲藥善走窜,能疏通經絡瘀堵,與蝦蟆協力破瘀。
麝香:
- 為關鍵佐使,芳香走竄力強,能開竅醒神、活血散結,《醫學入門》稱其「通關透竅,上達肌膚,內入骨髓」。此處用於急症,速開氣血之壅閉,防「須臾欲絕」之危。
全方配伍邏輯:
- 攻瘀為主:蝦蟆灰破血消癥,蛇蛻、蟬殼助其通絡,針對「血積」有形之邪。
- 開竅為輔:麝香暢氣機、醒神,緩解氣逆上衝之急症,符合「急則治標」原則。
- 外治結合:藥後用桃柳湯浴兒,桃枝活血、柳枝祛風,外洗助經絡通暢,強化內服藥效。
推測治療原理:
此方可能通過蟲類藥的破瘀作用,結合麝香的速效性,短時間內改善血瘀氣逆狀態。古人用於產後或婦科急症,或與當時常見的「胞宮瘀血」「產後昏厥」有關,屬「以通為救」的峻劑。唯須注意,方中蝦蟆、麝香皆有毒,現代臨床須謹慎考證替代方案。
傳統服藥法
乾蝦蟆1個(燒為灰),蛇蛻皮1分(炒令黃),蟬殼1分。
上為末,加麝香末半錢,研勻。
每服半錢,午時以暖水調下。1-2歲即服1字,後煎桃柳湯放溫浴兒,便用青衣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命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 組成:丹砂1分,水銀1分,麝香1分。 主治:血汗,鼻衄不止。
定命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乾蝦蟆1個(燒爲灰),蛇蛻皮1分(炒令黃),蟬殼1分。 主治:小兒五疳。
定命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 組成:蜈蚣1條(全者),烏蛇(項後取)1寸,白花蛇(項後取)1寸(先酒浸,去骨,并酒炙)。 主治:破傷風,項頸緊硬,身體強直。
定命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七引《靈苑方》。 組成:大生烏頭(去皮尖)1兩,牡丹皮1兩,桂心1兩。 主治:婦人急血氣,及血瘕,血氣,胎血積聚,上衝心膈,須臾欲絕者。
定命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九。 組成:川大黃(銼,炒)半兩,黃連(去須)半兩,白僵蠶(直者,炒去絲嘴)半兩,甘草(生)半兩,五倍子1分,膩粉5筒子。 主治:小兒纏喉乳蛾等病。
定命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九。 組成:丹砂(研)半兩,龍腦(研)2錢,乳香(研)2錢,馬牙消(研)2錢,甘草(爲末)2錢。 主治:發出毒氣。主治:小兒瘡疹,毒氣不出,或出後乾黑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