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散

大金散

DA J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3%
肝經 20%
肺經 17%
腎經 15%
脾經 9%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大金散]的組成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因為硃砂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硃砂能夠有效地去除體內的熱毒,改善由毒素引起的腫脹和疼痛。在[大金散]中,硃砂的添加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消腫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熱毒引起的病症,但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發副作用。

大金散為傳統中醫藥方之一,其組成中含鐵粉之用意,在於利用鐵之重鎮安神與補血功能。鐵粉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可補益肝腎,強筋骨,對治療血虛萎黃、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在大金散中,鐵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調和營衛、固表止汗之效。尤其對於因血虛導致的多汗、自汗以及夜寐不安等問題,鐵粉能起到很好的輔助調節作用。此外,鐵為造血必需元素,能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缺鐵性貧血,故在中醫治療中常被用作補血佳品。綜合而言,鐵粉在大金散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藥物相輔相成的理論原則。

中藥方劑[大金散]的組成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輕粉能夠有效地去除體內的風毒,減少由風毒引起的皮膚問題如疔疖。在[大金散]中,輕粉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消腫效果,有助於改善由皮膚問題引起的紅腫疼痛,但使用時需注意其潛在的副作用。

大金散中包含金箔,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 金箔性寒,味甘,入心經,能鎮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驚恐等症狀。古人認為金屬具有辟邪、鎮驚的效果,金箔亦然,能平復患者躁動不安的情緒。

二、 清熱解毒: 金箔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熱病煩躁、瘡瘍腫毒等症。由於金箔不與人體產生化學反應,且具有一定吸附性,能吸附體內毒素,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金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陰癇,慢驚,瘛疭」,三者皆屬陰證、虛風之疾:

  1. 陰癇:指癲癇屬陰寒者,發作時面色青白、肢冷僵直,多因臟腑虛寒、痰濁內伏所致。
  2. 慢驚:小兒慢驚風,因久病虛弱或誤治,導致脾腎陽衰,虛風內動,症見抽搐無力、神疲肢冷。
  3. 瘛疭:筋脈拘急(瘛)與弛緩(疭)交替出現,虛風夾痰,擾動經絡。

此方針對「陰寒痰瘀」為患,以鎮驚、化痰、通下為法,使「驚痰惡積」從二便而出,從而平熄風動。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辰砂(硃砂)

    • 性涼,質重,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為治驚癇要藥。其「水飛」工序減毒性,增純度,助定驚怯。
    • 作用:直接鎮攝浮越之虛陽,安定神魂,針對癇、驚之主症。
  2. 真鐵粉(鐵落)

    • 金屬重鎮之品,入肝經,《本草綱目》載其「平肝去怯,治驚邪癲狂」。
    • 作用:協同辰砂加強重鎮熄風,剋制肝風內動,兼能化痰結(古認為金石藥可消痰)。
  3. 輕粉(氯化亞汞)

    • 辛寒有毒,具劫痰、通便、逐水之效。
    • 作用
      • 通利大腸,使痰涎積滯從下而泄,符合「驚痰惡積便安」之述。
      • 與童便、酒同煎,或可減其峻烈,引藥入陰分。
  4. 金箔

    • 重鎮安神,古代視為「鎮心辟邪」之品,助辰砂、鐵粉定驚。
    • 邏輯:取「金制木」五行相剋之理,抑肝風妄動。

配伍與服法設計原理

  • 分服邏輯:分九服、再半服,強調「漸進祛邪」,避免猛劑傷正,尤其適合虛弱患者。
  • 童便、酒煎
    • 童便(鹹寒)降火滋陰,酒(辛溫)行藥勢,兩者一降一散,助藥力透達經絡,引痰下行。
    • 煎後放冷服,防輕粉遇熱增毒性,亦合「治上以涼」之法。
  • 必救丹:雖未明示其組成,然從方名推測或為急救回陽之劑,與大金散搭配,一鎮一補,標本兼治。

全方核心機制
以「重鎮+通下」為框架,辰砂、鐵粉、金箔鎮驚安神,輕粉導痰外出,佐使藥引導病邪從二便分消。適用於陰寒內盛、痰濁壅滯之驚癇,通過痰淨風熄而復陰陽平衡。

傳統服藥法


辰砂(水飛)5錢,真鐵粉1錢,輕粉1錢,金箔1大片。
上為細末,分作九服。
如遇患者,將1服分2處,每一半用童便並酒共半盞,煎3-4沸,放冷,調藥一半送下必救丹。如行5里許,再1服。約半日後,便下驚痰惡積便安。如已經取轉虛者,即用井花水調大金散下必救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癲癇四肢抽搐突然暈倒不省人事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大金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辰砂(水飛)5錢,真鐵粉1錢,輕粉1錢,金箔1大片。 主治:陰癇,慢驚,瘛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