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砂丸

JIN SHA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寒 (0.7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肺經 28%
脾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4%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金砂丸方劑中使用金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鎮心安神:金箔性寒,味甘,入心經,可鎮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驚恐等症狀。古代醫家認為金箔具有「鎮心」的作用,可安定心神,故用於治療心神不寧之症。
  2. 引藥入心:金箔具有導引藥力入心之功效。金箔的特殊物理性質,能將藥物有效地導入心臟,加強藥物療效,更能有效地治療心臟疾病。

金箔在中藥方劑中的使用需要嚴格的劑量控制,並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不可自行使用。

金砂丸中含有硃砂,主要是因為其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其所含的硫化汞具有鎮靜作用,能平息心火,安神定志,適用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同時,硃砂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熱毒引起的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金砂丸中加入硃砂,旨在發揮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沉香海金砂丸主治功效分析

沉香海金砂丸,從多部醫書古籍中可以得知,主要功效為治療一切積聚、脾濕腫脹、肚大青筋、羸瘦等症狀,在古籍中也有特別提到治療小兒疳積的應用。

主治病症分析

從古文記載來看,沉香海金砂丸主治的病症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 積聚:指體內有形或無形的積塊,例如氣積、血積、食積等。沉香海金砂丸被描述為「治一切積聚」,可見其應用範圍廣泛。
  • 脾濕腫脹: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水濕不運,停聚體內,導致腫脹。沉香海金砂丸可以「散脾濕腫脹」,幫助消除體內多餘的水濕。
  • 肚大青筋:這是脾虛濕盛,氣血瘀滯的典型表現。沉香海金砂丸可以疏通氣機,活血化瘀,改善這些症狀。
  • 羸瘦惡證:指身體消瘦,病情嚴重。沉香海金砂丸可以扶正祛邪,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 小兒疳積:疳積是小兒常見病,主要由於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氣血不和而成。表現為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毛髮稀疏,腹部脹大,青筋顯露等。沉香海金砂丸可以消積導滯,健脾和胃,治療小兒疳積。

治療原理分析

沉香海金砂丸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理氣行滯:沉香、木香等藥物具有理氣行滯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消除氣滯,改善氣積。
  2. 活血化瘀:牽牛子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改善血積。
  3. 消食導滯:海金砂等藥物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可以幫助消化,消除食積,改善食慾不振等症狀。
  4. 利水消腫:牽牛子、海金砂等藥物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消除水腫。
  5. 攻逐水飲:如牽牛子、甘遂等藥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能攻逐水飲,對於頑固性積聚有較好的療效。
  6. 健脾益氣:部分醫書中也記載了白朮等健脾益氣的藥物,與上述藥物配伍,可以扶正祛邪,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案例分析

在《古今醫統大全》、《幼科類萃》等書中,記載了羅謙甫治療一小兒病案。該患兒「病癖積在左脅下,硬如覆手,肚大青筋,發熱肌瘦,咳嗽自汗,日晡尤甚,牙疳口臭惡宣,露出血,四肢困倦,飲食減少,病甚危篤」,符合上述主治病症的描述。

羅謙甫先用沉香海金砂丸「下穢物兩三行」,即通過瀉下作用排出體內積滯,然後與塌氣丸交替使用,最終使患兒痊癒。這個案例充分說明了沉香海金砂丸在治療積聚、脾虛濕盛等病症方面的有效性。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沉香海金砂丸是一個以理氣行滯、活血化瘀、消食導滯、利水消腫、攻逐水飲為主要治療機制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積聚、脾濕腫脹、肚大青筋、羸瘦惡證,以及小兒疳積等病症。其療效在古代醫案中得到了驗證。

金砂丸主治功效分析

金砂丸在古籍中記載,主要針對「風癲,精神不寧,言語錯亂」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由於組成僅有金箔和硃砂,此方的主要作用機制可以從這兩味藥入手分析:

  1. 鎮心安神:金箔與硃砂皆為重鎮安神之品。金箔,即金的薄片,古代醫家認為其性味甘、平,歸心、肝經,有鎮心安神,解毒的功效。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性味甘、微寒,有毒,歸心經,具有清心鎮驚,安神解毒的功效。兩者合用,可以加強鎮心安神的效果,對於精神不寧、言語錯亂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2. 祛邪定驚:古人認為「風癲」等病症與「邪氣」有關。硃砂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能有助於祛除邪氣。金箔也能解毒,二者合用,對於「風邪」所致的精神異常可能有一定作用。

主治病症分析

  • 風癲:古代醫學中的「風癲」,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某些精神疾病,表現為精神錯亂,行為異常等。金砂丸中的金箔和硃砂都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可能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 精神不寧:金砂丸可以鎮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煩躁不安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言語錯亂:言語錯亂可能是精神異常的表現之一。金砂丸通過鎮心安神,可能有助於改善言語錯亂的症狀。

總結

金砂丸是一個以鎮心安神為主要功效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癲、精神不寧、言語錯亂等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金箔和硃砂的鎮心安神和解毒作用。然而,由於硃砂具有一定的毒性,現代中醫臨床應用中需要謹慎使用。另外古代醫學中關於「風癲」的認識與現代醫學存在差異,因此金砂丸的實際療效還需要結合具體病情進行分析。

傳統服藥法


金十兩(細銼為屑) 朱砂三兩 (光明者)
上以金屑置鼎子中,作一坑子,安朱砂於坑子內,上又以金屑蓋之,用六一泥 固濟,緩火養七日,後取出朱砂,又作一地坑子,納入朱砂,出火毒,七日後取出,為極細末,以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以熱水送下,不拘時候。
忌羊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癡呆智能低下語言前後顛倒錯亂

相同名稱方劑


金砂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金10兩(細銼爲屑),朱砂3兩(光明者)。 主治:風癲,精神不寧,言語錯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