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神丹方劑中含有金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金箔入藥,以其貴氣、稀有、難得之性,象徵藥性之珍貴,且具備安定心神、鎮驚安神之效,可補益心氣、益精填髓。 古人認為金性純陽,可補益心陽,並可安定心神,對神志恍惚、心悸不安等症狀具有一定功效。
- 金箔具備一定的藥理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金箔在體內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其微細粒子可在體內經由腸胃道吸收,並可能促進體內代謝,達到保健之效。
保神丹是中醫常用的安神藥方,其中包含輕粉成分。輕粉,化學名稱為滑石,具有清熱解毒、安神的功效。在保神丹的配方中,輕粉主要是幫助穩定情緒,減少焦慮,進而促進睡眠。這是因為輕粉能夠通過其特有的性能,幫助疏通經絡,提升氣血運行,達到調和心神的效果。此外,輕粉的清熱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之熱,從而減少因熱氣引起的煩躁不安,對於因心火旺盛導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因為壓力大,容易出現失眠和焦慮,保神丹的組方恰好能對症下藥,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調整方式。通過調和心神,保神丹不僅能改善睡眠質量,還能增強整體的心理素質,使人心情 calmer,更有助於日常生活的應對。因此,輕粉在保神丹中起著不可或缺的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神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驚邪狂妄,夜多魘夢,精神恍惚,小兒驚啼,心臟壅熱」,其病機核心在於 心神不寧、心火亢盛或痰熱擾神。
- 驚邪狂妄、精神恍惚:多因心氣虛弱,外邪擾動心神,或痰熱內蘊,致神志不守。
- 夜多魘夢:中醫認為與心肝火旺、陰血不足或痰熱上蒙有關。
- 小兒驚啼:小兒心神未充,易受驚嚇,或心熱內擾而啼哭不安。
- 心臟壅熱:指心經鬱熱,可能伴隨煩躁、口舌生瘡等症狀。
綜合而言,此方主要針對 心經浮熱、痰濁擾神 所致的神志不寧,透過鎮靜、清熱、化痰以安神定志。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核心藥物分析
金箔:
- 《本草綱目》載其「鎮心、安魂魄」,性寒沉降,能抑心火亢盛,適用於驚癇、神志錯亂。
- 重鎮之性可引上浮之心火下行,現代理解或與微量金屬離子對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關。
膩粉(輕粉):
- 為氯化亞汞(Hg₂Cl₂),傳統用於化痰、逐水、殺蟲。
- 其性寒而沉降,能滌痰熱,尤其適用於痰熱蒙蔽心竅之症,但毒性較強,需謹慎炮製。
朱砂:
- 主成分硫化汞(HgS),為傳統鎮心安神要藥,《神農本草經》謂其「養精神、安魂魄」。
- 現代研究顯示其可能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但長期使用有重金屬蓄積風險。
麝香:
- 辛香走竄,能開竅醒神、活血通絡,助金箔、朱砂引藥入心,並解鬱閉之痰熱。
2. 配伍邏輯
- 重鎮安神:金箔、朱砂沉降心火,穩定神志。
- 化痰瀉熱:膩粉清化心經痰熱,從病理因素(痰濁)切入。
- 開竅通絡:麝香防金石藥壅滯,兼助藥力透達。
- 牛乳煎製:牛乳甘潤,緩和金石藥峻烈之性,避免傷陰。
3. 治療原理
此方結合 「鎮」(金箔、朱砂)、 「清」(膩粉)、 「透」(麝香)三法,針對 心火亢盛、痰熱擾神 的病機:
- 抑心火:金箔、朱砂直接鎮降浮越之心陽。
- 滌痰熱:膩粉清除痰濁,減少對心神的干擾。
- 通竅醒神:麝香疏暢氣機,避免金石藥過於呆滯。
總結
保神丹為 重鎮安神劑,透過金石藥與芳香藥的配合,以「鎮靜化痰」為主、「開竅透達」為輔,適用於實證為主的神志不安(如痰熱驚狂)。其組方思路反映古代對 心神不寧—痰火擾動 的病理認識,然因含汞類成分,現代應用需審慎評估風險與效益。
傳統服藥法
金箔200片,膩粉半兩。
鎮心安神。
上以新小鐺子中,先布金箔一重,摻膩粉;又鋪金箔、膩粉,如此重重鋪了。用牛乳可鐺子多少浸之,以慢火煎至乳盡,金箔如泥即成。便以火上逼乾,研之。更入朱砂半兩,麝香一分,同研令細,以水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空心以新汲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保神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金箔200片,膩粉半兩。 主治:鎮心安神。主治:驚邪狂妄,夜多魘夢,精神恍惚,小兒驚啼,心臟壅熱。
保神丹,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 保神丹(《禦藥院方》卷六。)出處:《禦藥院方》卷六。組成:白朮半斤(去皮),鹿茸4兩(酥炙),柏子仁4兩。主治:壯氣養精,調和心腎。 。 主治:壯氣養精,調和心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