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還丹中加入皁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皁刺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緩解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腫脹,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消除體內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皁刺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化解瘀血,消除疼痛。這對於因跌打損傷、外傷瘀血等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總之,皁刺的加入能有效增強小還丹的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因熱毒瘀阻、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疼痛腫脹。
小還丹方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苦參味苦寒,性善於清熱燥濕,尤其擅長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小還丹方中,苦參可以有效抑制濕熱之邪,並促進皮膚的癒合。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小還丹方中,苦參與其他藥物如黃柏、地膚子等配合使用,共同發揮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的功效。苦參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藥物的療效,還可以防止濕熱之邪的反覆發作。
總而言之,苦參的加入是小還丹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並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濕熱瘡瘍的目的。
主治功效
**藥名:**小還丹
**組成:**皁刺、苦參
**主治:**癩疾,眼睛腐爛昏花,眉毛頭髮脫落,鼻樑坍塌,皮膚生瘡,污穢破爛發出惡臭,癱瘓潰爛,危重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藥方來源:《外科正宗》
皁刺:
- 味苦、性寒
- 歸肝、心、肺、腎經
-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苦參:
- 味苦、性寒
- 歸肝、心、肺、腎經
-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用法:
- 將皁刺和苦參研磨成細粉
- 加入適量的水,混合成糊狀
- 外敷患處
注意事項:
- pregnant women should avoid taking this herbal formula.
- 孕婦應避免服用此方劑。
總結:
中藥方劑「小還丹」,主要成分是皁刺和苦參,主要用於治療癩疾,眼睛腐爛昏花,眉毛頭髮脫落,鼻樑坍塌,皮膚生瘡,污穢破爛發出惡臭,癱瘓潰爛,危重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皁刺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苦參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二者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癩疾。
傳統服藥法
皂角刺3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乾),白鵝1只(取毛,微火炒),苦參(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
上為末,用大黃煎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酒送下。服至旬日,眉發生,肌膚潤,眼目明,1料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還丹, 出處:《蘇沈良方》卷九。 組成:膩粉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研),大巴豆肉14個。 主治:背疽癰癤,一切膿腫。
小還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組成: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5兩,肉豆蔻4枚(去殼,生用),山芋3兩。 主治:補益元氣,壯精華,明耳目。主治:五勞七傷。
小還丹, 出處:《解圍元薮》卷三。 組成:皂角刺3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乾),白鵝1隻(取毛,微火炒),苦參(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 主治:癩風,眼爛昏花,眉發墜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癬,穢破臭惡,癱爛勢危不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