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還丹

XIAO HA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5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大腸經 19%
肺經 11%
胃經 8%
腎經 8%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心經 8%
膽經 8%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小還丹中加入皁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止痛:皁刺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緩解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腫脹,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消除體內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皁刺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化解瘀血,消除疼痛。這對於因跌打損傷、外傷瘀血等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總之,皁刺的加入能有效增強小還丹的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因熱毒瘀阻、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疼痛腫脹。

小還丹方中加入苦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苦參味苦寒,性善於清熱燥濕,尤其擅長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小還丹方中,苦參可以有效抑制濕熱之邪,並促進皮膚的癒合。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小還丹方中,苦參與其他藥物如黃柏、地膚子等配合使用,共同發揮清熱利濕、殺蟲止癢的功效。苦參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藥物的療效,還可以防止濕熱之邪的反覆發作。

總而言之,苦參的加入是小還丹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並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濕熱瘡瘍的目的。

主治功效


小還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小還丹,根據歷代醫籍記載,其主治功效涵蓋範圍甚廣,並非單一針對某種疾病。綜觀《惠直堂經驗方》、《蘇沈良方》、《聖濟總錄》、《解圍元藪》、《千金翼方》、《太平聖惠方》、《赤水玄珠》等典籍記載,其功效可歸納如下,並嘗試分析其治療原理:

一、主治疾病範圍:

根據文獻記載,小還丹可治療以下疾病:

  • 皮膚病: 《解圍元藪》明確指出小還丹可治「癩風、眼爛、昏花、眉發脫落、鼻樑崩倒、肌膚瘡癬、穢破臭惡、癱爛勢危不救者」。這說明小還丹在治療各種皮膚病,尤其是一些頑固性、嚴重感染性皮膚病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 其中「癩風」可能指麻風病或其他皮膚病。 此功效可能與方中藥物之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作用有關。

  • 筋骨拘攣及陽痿: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小還丹能治「一切手足拘攣。血氣凝滯。陽事不舉。」 這顯示小還丹可能具備活血通絡、溫陽補腎的功效。

  • 虛損病症: 《聖濟總錄》提到小還丹「補益元氣,壯精華,明耳目,及治五勞七傷」。 《赤水玄珠》更進一步說明其「諸虛百損,男子婦人久服返老還童」。這說明小還丹具有補益氣血、滋陰養腎、強身健體的功效,可能適用於各種虛損導致的症狀。

  • 膿腫: 《蘇沈良方》記載小還丹可治「背疽癰癤,一切膿腫」,這暗示小還丹可能具有消腫散膿的功效,但需注意此方與文中提到的「小還丹」組成成分不同,需區分。

二、治療原理分析:

小還丹的組成成分雖然在不同醫籍中有所差異,但核心藥物多圍繞在補益氣血、滋陰養腎、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等方面。 例如,方中常見的肉蓯蓉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肉豆蔻溫中行氣、溫腎壯陽;山藥健脾益氣、補腎固精。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對不同病症,小還丹的治療原理可能略有不同:

  • 皮膚病: 主要依靠皁角刺的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作用,以及苦參的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作用,來清除病竈,抑制病原體。

  • 筋骨拘攣及陽痿: 主要依靠方中溫陽補腎、活血通絡的藥物,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恢復功能。

  • 虛損病症: 主要依靠方中補益氣血、滋陰養腎的藥物,補充機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 膿腫: (需注意此方與文中提到的「小還丹」組成成分不同) 此處的治療原理可能與藥物本身的消腫散膿作用有關,但具體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三、不同版本小還丹的比較:

文中引用的不同醫籍記載了不同版本的小還丹方劑,其組成成分和主治功效也略有差異。這反映了古代醫學的經驗性和多樣性,也提示我們在應用小還丹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劑和劑量。 不同的版本可能針對不同的證候和病情輕重而有所調整。

總而言之,小還丹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方劑,其治療原理複雜,並非單一藥物或作用機制所能解釋。 其廣泛的臨牀應用和多樣化的組成成分,反映了傳統中醫理論的博大精深,也需要現代藥理學的研究來進一步闡明其作用機制。

傳統服藥法


皂角刺3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乾),白鵝1只(取毛,微火炒),苦參(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
上為末,用大黃煎酒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酒送下。服至旬日,眉發生,肌膚潤,眼目明,1料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癤和癰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小還丹, 出處:《蘇沈良方》卷九。 組成:膩粉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研),大巴豆肉14個。 主治:背疽癰癤,一切膿腫。

小還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組成: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5兩,肉豆蔻4枚(去殼,生用),山芋3兩。 主治:補益元氣,壯精華,明耳目。主治:五勞七傷。

小還丹, 出處:《解圍元薮》卷三。 組成:皂角刺3斤(酒拌,經大火蒸半日,取出曬乾),白鵝1隻(取毛,微火炒),苦參(酒浸1日夜,打去皮)半斤。 主治:癩風,眼爛昏花,眉發墜落,鼻梁崩倒,肌膚瘡癬,穢破臭惡,癱爛勢危不救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