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春雪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春雪膏主要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黃連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癢,配合其他藥物,起到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二、抑制細菌:現代研究表明,黃連中含有小檗鹼等多種生物鹼,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病原菌的生長。加入黃連,可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提高治療效果。
加味春雪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及燒傷創面,具有清熱解毒、促進癒合的作用。其成分中包含鉛丹,這是因為鉛丹(即鉛螯礦,化學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鉛)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毒,幫助消腫止痛。鉛丹的外用效果,強調其良好的吸附性與促進創面癒合的特性。
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含有鉛元素,若內服或使用不當,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毒副作用。因此,在臨牀應用時,醫師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病程等因素進行專業評估,確保使用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這使得加味春雪膏在治療某些病症方面顯得特別,但也需在合格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加味春雪膏中添加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春雪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 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春雪膏中常加入其他寒涼藥材,加入乳香可平衡藥性,避免寒涼藥材過於寒涼,並增強其消腫止痛的效果。
「加味春雪膏」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潤燥生肌: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潤燥生肌之功效,可改善因血虛或血瘀導致的肌膚乾燥、潰瘍、破損等症狀。春雪膏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加入當歸則可增強其補血生肌之力,使膏藥更能促進傷口癒合,恢復肌膚健康。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當歸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生地、赤芍等,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當歸能補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的吸收和滲透,進一步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加味春雪膏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止癢: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止癢之功效。春雪膏多用於治療寒濕引起的皮膚病,如凍瘡、濕疹等,丁香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病症。
- 芳香闢穢,消炎止癢: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闢穢止癢之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疼痛,丁香能起到芳香止癢的作用,同時還能抑制病菌繁殖,促進傷口癒合。
加味春雪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減輕疼痛。對於由氣滯血瘀、經絡阻滯引起的疼痛,麝香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芳香闢穢,驅散寒邪:麝香氣味芳香濃烈,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揮發性,能起到闢穢、驅散寒邪的作用。對於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麝香能起到溫經散寒、止痛的效果。
加味春雪膏中加入輕粉,主要原因在於輕粉的清熱解毒功效。輕粉性寒,具有瀉火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皮膚病症,例如濕疹、瘡瘍、癬症等。
春雪膏本身以清熱解毒、滋潤皮膚為目的,加入輕粉後,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更能有效地消滅皮膚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抑制炎症反應,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春雪膏中包含硇砂的原因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和傳統應用。硇砂,又名矽砂,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中醫理論認為,春季氣候變化大,易造成內熱、肺熱等問題,從而引發咳嗽及其他呼吸道不適。添加硇砂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熱邪,促進肺部健康。
另外,硇砂在中藥中也常用於製作膏劑,因其細膩的質地和良好的黏附性,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和穩定性。此外,硇砂的清香特性能增強膏劑的口感,使患者更易接受。因此,在加味春雪膏中加入硇砂,不僅能加強其治療效果,也能提升患者的服用體驗,使得整體療效更為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春雪膏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熱上攻眼目」,症見昏暗癢痛、瘾澀難開、多淚疼痛或生翳膜。其病機屬風熱外襲,肝經鬱火,上灼於目,導致眼部氣血失和、翳膜障蔽。古代醫家以清熱解毒、退翳明目為核心,兼顧活血止痛、收濕止淚,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清熱瀉火
- 黃連(童便制):童便降火解毒,增強黃連清肝瀉火之力,直折上炎之火勢。
- 黃丹(鉛丹):寒涼沉降,助黃連清熱解毒,兼能收斂潰爛。
退翳明目
- 蘆甘石(爐甘石):煅後收濕生肌,為眼科外用要藥,可消翳障、止癢痛。
- 烏魚骨(海螵蛸):燒存性後質輕澀,能磨翳退膜、收淚止癢。
- 硇砂(或硼砂):腐蝕性消翳,《張氏醫通》改硼砂更趨緩和,清熱解毒。
活血通絡
- 乳香、當歸:行氣活血,改善眼部氣血瘀滯,緩解疼痛與腫脹。
辛竄開竅
- 麝香、白丁香:辛香走竄,引藥透達目竅,散鬱火、通絡以消翳。
- 輕粉:攻毒散結,助消目赤腫痛。
賦形與調和
- 白蜜:緩和藥性,潤澤眼部,避免過度刺激,並使藥力持久附著。
治療原理綜述
本方以「清熱退翳」為主軸,結合「活血散結」與「辛竄透達」:
- 黃連、蘆甘石、黃丹針對風熱毒邪直接清解;
- 烏魚骨、硇砂針對翳膜形成物理性消磨;
- 乳香、當歸、麝香改善局部氣血循環,輔助退翳;
- 蜜煉成膏使藥性柔和,適合眼部嬌嫩組織。整體配伍體現「外治之藥,貴在迅猛而持效」的眼科外用方特色。
傳統服藥法
黃連4兩(洗淨,用童便2升,浸一宿,去渣用汁,淬蘆甘石汁盡,留石為用), 方蘆甘石12兩, 好黃丹6兩(水飛), 烏魚骨(燒存性)3錢, 乳香3錢, 當歸3錢, 白丁香半錢, 麝香、 輕粉各少許, 硇砂1錢(研細,水調盞內,放湯瓶中,候乾為度)。
上各為末,另裹起,用白砂蜜二十兩,煉去蠟,下蘆甘石末,不住手攪,次下黃丹及諸藥末,不住手攪,至紫色不粘手為度,搓作挺子。
每用1粒,新汲水少許化開,時時點之。
忌酒、濕面、豬肉、蕎麥。
①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春雪膏」,《張氏醫通》引作「絳雪膏」。②方中硇砂,《張氏醫通》作「硼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加味春雪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春雪膏,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 組成:黃連4兩(洗淨,用童便2升,浸1宿,去渣用汁,淬蘆甘石汁盡,留石爲用),方蘆甘石12兩,好黃丹6兩(水飛),烏魚骨(燒存性)3錢,乳香3錢,當歸3錢,白丁香半錢,麝香、輕粉各少許,硇砂1錢(研細,水調盞內,放湯瓶中,候乾爲度)。 主治: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癮澀難開,多淚疼痛,或生翳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