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棗丹

獨棗丹

DU ZAO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2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40%
脾經 20%
心經 20%
肝經 20%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獨棗丹方劑中包含大棗,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補中益氣: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獨棗丹方劑旨在補益氣血,而大棗作為方劑中唯一藥材,其補益作用顯著,可充當方劑的君藥,起到主要的補益作用。
  2. 調和藥性: 大棗性溫和,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寒涼或燥烈之性,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副作用的作用。獨棗丹方劑中僅含大棗一味藥材,大棗的調和作用尤為重要,有助於藥性平衡,使藥效發揮得更加順暢。

獨棗丹方劑中包含雄黃,主要是由於雄黃具有以下作用: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蟲毒引起的疾病,例如皮膚病、瘡瘍、疥癬等。
  2. 祛風止痛: 雄黃還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溼痹痛、跌打損傷等疾病。

獨棗丹方劑中,雄黃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痰溼阻滯,導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增強其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獨棗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用於麻疹後併發的牙齦潰爛、血肉腐敗出血。麻疹屬熱性疾病,發疹後若餘毒未清,熱毒上攻口腔,易致牙齦腐爛、出血。此時需清熱解毒、斂瘡止血,獨棗丹即針對此症而設。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乾紅棗(君藥)

    • 特性:甘溫,入脾胃經,具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
    • 應用
      • 紅棗燒存性(炭化)後,其性轉為苦平,能收斂止血、解毒斂瘡,適用於黏膜潰瘍。
      • 炭化後保留藥效物質,吸附腐敗組織,促進瘡面修復。
  2. 雄黃(臣藥)

    • 特性:辛溫,有毒,入肝胃經,具殺蟲解毒、燥濕祛腐之力。
    • 應用
      • 米粒大小劑量局部使用,可抑制潰瘍處的濕熱腐敗,防止感染。
      • 與紅棗炭協同,一收一清,化解熱毒腐肉,促進新生。
  3. 米泔水與鹽(佐使藥)

    • 米泔水(洗米水):甘涼,清熱解毒,漱口可潔淨口腔、減輕炎症。
    • :鹹寒,入腎經,外用能清火涼血、殺菌斂瘡,增強局部清潔效果。

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雄黃直折熱毒,米泔水輔助清潔,阻斷熱毒上炎。
  2. 止血生肌:紅棗炭吸附腐肉、收斂瘡面,促進牙齦修復。
  3. 局部護理:鹽水漱口調節口腔環境,減少繼發感染。

此方體現「攻補兼施」思路——以紅棗炭扶正斂瘡,雄黃攻毒祛腐,契合麻疹後虛實夾雜之病機,為古代外科口腔潰瘍的簡便外治方。

傳統服藥法


乾紅棗1枚,雄黃(米大)1塊(入棗肉內燒存性,研末)。
米泔煎湯,入鹽少許,漱口,用本方擦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獨棗丹, 出處:《慈幼新書》卷七。 組成:乾紅棗1枚,雄黃(米大)1塊(入棗肉內燒存性,研末)。 主治:麻疹後,牙齦潰爛,肉腐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