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奇方

二奇方

ER QI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8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40%
脾經 21%
膀胱經 18%
肺經 18%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奇方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二奇方多用於脾虛氣弱、濕濁內停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白朮在此方中起著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二、 配伍增效: 白朮與二奇方中其他藥物如茯苓、澤瀉等配伍,可互相協同增效。白朮能健脾益氣,促進水液代謝,與茯苓的利水滲濕、澤瀉的泄熱利水等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利水消腫、健脾和胃的效果。

二奇方中包含滑石,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滑石性寒滑,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效。二奇方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痛、尿血等症,滑石可以清泄下焦濕熱,促進尿液排出,緩解症狀。

2. 改善排泄:滑石性滑,能利尿通便,幫助體內濕熱排出,改善排泄功能。二奇方中常配伍其他清熱利濕藥物,滑石的作用可加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促進病患康復。

滑石在二奇方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利濕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濕熱下注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二奇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治「水腫」,屬中醫水濕停聚之證。白朮健脾燥濕,滑石利水通淋,兩藥相合,一補一泄,共奏健脾利水之效。古人取「奇」字,或因其藥簡力專,以白朮固守中焦、滑石疏泄下焦,形成運化與通利並行之配伍特色。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白朮(5錢)

    • 性味甘苦溫,歸脾、胃經,為健脾益氣要藥。通過健脾運中,助土製水,從源頭減少水濕生成。
    • 《本草崇原》言其「健脾運濕,使水津四布」,可解肌表之水腫,亦能固裡濕之下陷。
  2. 滑石(3錢)

    • 性味甘淡寒,歸膀胱、肺、胃經,擅清熱通淋。其滑利之性,能開竅利尿,引水濕從小便而出。
    • 《醫學衷中參西錄》謂其「質滑體重,善通壅滯」,與白朮相配,既可防白朮之溫滯,又能增強水道通調。

配伍思路

  • 臟腑定位:以「脾主運化」「膀胱主水道」為核心,白朮昇脾陽以化濕,滑石降膀胱以利水,形成中焦至下焦的氣機循環。
  • 動靜結合:白朮守而不走,補脾之靜藥;滑石走而不守,通利之動藥。一靜一動,調節水液代謝失衡。
  • 標本兼顧:白朮治本(脾虛生濕),滑石治標(水濕內停),針對水腫虛實夾雜之病機。

此方體現「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則,兼顧健脾與滲濕,然藥力較單薄,臨證或需隨症加減。

傳統服藥法


白朮5錢,滑石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二奇方, 出處:《赤水玄珠》卷五。 組成:白朮5錢,滑石3錢。 主治: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