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腰散

伸腰散

SHEN Y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3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脾經 50%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伸腰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伸腰散主治腰脊疼痛、四肢酸軟、體虛乏力等症,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可改善患者氣虛體弱的狀態,為其他藥物發揮作用提供基礎。
  2. 燥濕止痛: 伸腰散中常配伍祛風濕藥物,白朮可與之相配,共同達到燥濕止痛的效果。白朮能健脾燥濕,利水滲濕,能有效改善因濕邪困阻所致的腰痛、四肢酸軟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伸腰散」主治「腰痛不能俯仰」,意指腰部疼痛導致活動受限,無法順利前彎或後仰。此證多因氣血不暢、經絡受阻或腎虛勞損所致,古代醫家認為與濕滯、氣滯或勞傷相關。

  • 腰痛機理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痛常與腎氣虛弱、寒濕瘀阻有關。若氣血運行不暢,或久坐勞傷、濕邪停聚,易致經絡阻塞,引發拘急疼痛,活動不利。
  • 「不能俯仰」之特點
    此症側重於腰部「動態功能障礙」,提示局部氣機壅滯(如濕重或氣滯)或筋脈失養(如血虛或寒凝)。

二、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藥物組成

  • 白朮(2許)
    • 性味甘苦溫,歸脾、胃經,傳統用於「健脾燥濕、利腰臍間血」(《本草綱目》)。
    • 白朮能強化脾胃運化,消除內濕,間接緩解因濕濁流注腰部之痛。其「利腰臍氣血」特性,可疏通局部氣血滯礙。
  • 酒(1碗) + 水(2碗)煎湯
    • 酒性辛溫,能活血通絡、助藥勢上行外達,增強白朮行氣化濕之效。
    • 水煎則調和藥性,避免過度溫燥。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健脾祛濕以治本
    白朮為君藥,針對「濕滯腰痛」根本。脾虛濕盛時,水濕下注腰部,阻滯氣機,白朮健脾燥濕,截斷病源。
  • 酒助溫通以治標
    酒引藥入經,溫通血脈,促進腰部氣血循環,緩解筋脈拘急,改善「不能俯仰」之僵痛。
  • 簡方專攻局部
    全方藥簡力專,白朮固本、酒行速效,適合濕兼輕微寒凝之腰痛,符合古代「一病一方」思維。

3.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若患者腰痛伴隨下列特徵,此方可能更效:

  • 雨天加重(濕邪作祟)
  • 勞累後痛甚(脾虛濕累)
  • 局部按揉稍緩(氣滯非瘀血)

三、綜論

「伸腰散」以白朮健脾化濕為核心,佐酒行藥勢,體現「治濕即治腰」的思路。其機理在於通過調暢中焦與局部氣血,恢復腰部俯仰功能,反映古代對「濕滯型腰痛」的簡效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朮2許。
酒1碗,水2碗,煎湯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伸腰散,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白朮2許。 主治:腰痛不能俯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