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耳桃煎方劑中包含木耳,主要是因為木耳具有以下功效:
- 涼血止血:木耳性寒,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例如鼻衄、咯血等。而耳桃煎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木耳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止血效果。
- 潤肺止咳:木耳性滑,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因燥熱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耳桃煎中的其他藥材,例如桑葉、杏仁等,也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木耳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加強潤肺止咳的效果。
耳桃煎中包含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平,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耳桃煎主治耳鳴、耳聾、頭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血瘀、氣滯有關,故以桃仁活血化瘀,改善耳部血運,舒通經絡,達到治療目的。
- 潤燥通便: 桃仁亦具有潤燥通便的功效。耳鳴、耳聾等症狀有時伴隨便祕,而桃仁能潤腸通便,改善便祕狀況,從而間接改善耳部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耳桃煎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女經閉」,乃針對血瘀或氣血不足所致之月經不通。木耳炒炭後偏於活血化瘀,核桃仁補腎益精,配合黃酒溫通血脈,共奏通經之效。服後「渾身汗出」為藥效外達之徵,反映氣血得通,腠理開泄,符合中醫「血汗同源」「通則不痛」之理。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木耳(炒炭):
- 性味甘平,炒炭後質輕走散,能入血分化瘀滯。
- 古代用炒炭止血,然此方取其輕揚之性,配合黃酒引藥上行,反佐以活血通經。
核桃仁:
- 甘溫入腎,補益精血,滋養衝任二脈。
- 經閉多因腎精虧虛或血海空虛,核桃仁充養根本,助木耳化瘀而不傷正。
黃酒煎服:
- 酒性辛熱,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為引經藥。
- 促使藥力速達胞宮,並借汗出之勢開泄鬱滯,仿「開鬼門」之法通調水道與血脈。
推論方義:
此方以「通補兼施」為法,核桃仁補腎填精以固本,木耳炭活血以祛瘀,黃酒為使,共解「虛中夾瘀」之經閉。汗出象徵氣機宣通,瘀去新生,經水自下。組方簡練,反映古人從氣血互動與臟腑(尤重腎氣)論治經閉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木耳(水泡去蒂,曬乾,炒為細末)2錢,核桃仁(去皮,搗為泥)2錢。
黃酒煎服。過半炷香,渾身汗出,是其驗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耳桃煎, 出處:《仙拈集》卷三。 組成:木耳(水泡去蒂,曬乾,炒爲細末)2錢,核桃仁(去皮,搗爲泥)2錢。 主治:婦女經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