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方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源於其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絡阻滯,達到止痛的效果。同時,川芎的辛溫之性,亦能溫經散寒,對於因寒邪引起的疼痛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二方湯中加入川芎,不僅能提升止痛效果,更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藥效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二方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 防風性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二方湯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症,防風可有效疏散外感風寒,緩解症狀。
- 解表通竅: 防風可透達肌膚,具有通竅之效。二方湯中常配合其他解表藥物,如荊芥、柴胡等,共同發揮解表通竅作用,使邪氣從表散出,恢復機體正常功能。
二方湯中含有藁本,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 祛風止痛: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經,善於祛風止痛。二方湯主要治療風寒濕痹,而藁本可驅散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 通絡止痺: 藁本具有通絡止痺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舒筋活絡,減輕痺痛。二方湯用於治療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藁本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效的發揮。
因此,藁本在二方湯中起到祛風止痛、通絡止痺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方湯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 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之效。二方湯常用於治療寒邪凝滯,經脈阻滯所致的疼痛,而細辛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幫助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宣肺止咳: 細辛亦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可以幫助解除肺氣鬱閉,改善呼吸道疾病。二方湯中常配伍其他具有宣肺止咳作用的藥物,細辛可以協同作用,加強療效。
二方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二方湯通常用於治療氣血虛弱、血瘀不通導致的各種病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治療目的。
- 調和藥性:二方湯中往往包含其他藥材,有些藥性偏寒,有些藥性偏燥。當歸性溫和,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方湯」及其組成介紹
中藥方劑「二方湯」,主要成分有川芎、防風、藁本、細辛、當歸,主治功效為頭痛並伴有眼睛疼痛。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藁本
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中和胃、止嘔止瀉、消食化積的功效。其中發散風寒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鼻塞、巔頂疼痛等症狀;發汗解表則適合風熱感冒、喉痹、咳嗽、流感等症狀;祛風除濕主要適用於風寒濕痹、肌膚經絡間寒濕之邪而祛風止痛;而溫中和胃則可治療外感風寒、嘔吐、泄瀉、腹痛、腹脹等症狀。藁本性溫,味辛,入肝、腎二經,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細辛
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總結
中藥方劑「二方湯」由川芎、防風、藁本、細辛、當歸組成,具有頭痛並伴有眼睛疼痛的功效。該方劑中的各味中藥各有其獨特功效,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藁本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諸藥合用,共奏頭痛止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雨前茶、川芎、防風、藁本、細辛、當歸。
水煎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二方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 組成:雨前茶、川芎、防風、藁本、細辛、當歸。 主治:頭痛連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