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苓槐膏湯

ER LING HUAI G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14%
脾經 14%
肝經 11%
心經 9%
胃經 8%
大腸經 8%
膀胱經 8%
膽經 3%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二苓槐膏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解毒的功效。槐膏則偏於涼血止血,二者合用,可有效清熱解毒,並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等症狀。
  2. 涼血止血: 石膏除清熱解毒外,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槐膏本身具有涼血止血之功,石膏的加入能增強此功效,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出血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總體而言,二苓槐膏湯中加入石膏,可協同槐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共同奏效,達到治療目的。

二苓槐膏湯中包含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滲濕: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豬苓,旨在針對脾腎氣虛,濕濁內停導致的腹瀉、水腫等症狀,發揮利水滲濕作用,將體內積聚的濕氣排出。
  2. 佐使槐花:槐花性涼,味苦,入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瀉的功效。豬苓與槐花相配,可增強槐花清熱瀉火、止瀉的作用,協同發揮利水滲濕、清熱止瀉的功效,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

二苓槐膏湯中加入槐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槐米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熱毒上攻,導致的鼻衄、咯血、便血等症狀,槐米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2. 固腸止瀉:槐米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對於脾虛泄瀉、腸道燥熱引起的腹瀉,槐米能起到固腸止瀉的作用。

總而言之,二苓槐膏湯中加入槐米,主要是為了清熱涼血止血,並固腸止瀉,以達到治療因熱毒上攻引起的出血、泄瀉等症狀的效果。

二苓槐膏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中槐花、生地黃、黃芩等清熱涼血,易傷脾胃,茯苓可健脾胃,避免藥性過寒,損傷脾胃。
  2. 滲濕利水: 方中槐花、生地黃等清熱涼血,容易導致濕邪內停。茯苓利水滲濕,可將濕邪排出體外,避免濕邪阻滯,影響藥效。

二苓槐膏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利水消腫: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槐膏湯本身也以利水滲濕為主,加入防己可增強利水消腫的力量,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更好的療效。

2. 解表除濕:防己還兼具解表除濕的作用,對於風濕痺痛、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起到解表祛濕的效果,使治療更加全面。

二苓槐膏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二苓槐膏湯以滋陰潤燥為主,而黃芩可輔助清熱,防止燥邪傷陰。
  2. 降火止瀉: 二苓槐膏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濕熱導致的泄瀉,而黃芩能清泄胃腸濕熱,並抑制腸道菌羣的異常增殖,有助於止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二苓槐膏湯」

概述

二苓槐膏湯出自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的《醫林集要》一書,是治療濕熱溫病的方劑,具有清熱利濕、解痙止痛的作用。方中石膏、茯苓、防己、黃芩等皆為清熱利濕藥,豬苓、槐米皆具有利水消腫之功,協以清涼化痰之甘草,共奏清熱利濕、解痙止痛之功。

方劑組成

  1. 石膏:性寒味甘,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斂陰退陽之功。在方中用於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斂陰退陽。

  2. 茯苓:性味甘淡,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養心安神之功。在方中用於利水滲濕,益氣健脾。

  3. 防己:性味辛、苦、微溫,入脾、肺、腎經,有祛風除濕、利水滲濕、益氣健脾之功。在方中用於祛風除濕、利水滲濕。

  4. 豬苓:性味甘、淡,入心、肺、膀胱經,有清熱利尿、滲濕退腫之功。在方中用於利水消腫、清熱利濕。

  5. 槐米:性味甘、苦、寒,歸脾、肺、腎經。有涼血止血、清肺止咳、利尿消腫之功。在方中用於清肺止咳、利尿消腫、涼血止血。

  6.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心、膀胱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痢、涼血止血之功。在方中用於清熱燥濕。

  7. 甘草:性味甘、平,歸肺、脾、胃經,有清熱解毒、補益中氣、調和諸藥之功。在方中用於清熱解毒、補益中氣。

方劑主治

  1. 肺熱咳嗽:本方清熱利濕,潤肺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黃粘稠,胸悶氣喘,口乾舌燥等症。

  2. 濕熱痺痛:本方祛風除濕,清熱利濕,適用於濕熱痺痛,肢體酸楚疼痛,腫脹麻木,小便不利等症。

  3. 水腫尿少:本方利水消腫,清熱利濕,適用於水腫尿少,浮腫,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等症。

方劑注意事項

  1. 脾胃虛寒者慎用。

  2. 孕婦慎用。

  3.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4. 方中黃芩、防己、茯苓均有益氣健脾的作用,故脾虛氣弱者宜久服。

總結

中藥方劑「二苓槐膏湯」是治療濕熱溫病的方劑,具有清熱利濕、解痙止痛的作用。方中石膏、茯苓、防己、黃芩等皆為清熱利濕藥,豬苓、槐米皆具有利水消腫之功,協以清涼化痰之甘草,共奏清熱利濕、解痙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石膏3錢,豬苓3錢,槐米3錢,茯苓5錢,防己5分,黃芩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用藥安全。

相關疾病


腦炎病毒性腦膜炎急性脊髓灰白質炎

相同名稱方劑


二苓槐膏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石膏3錢,豬苓3錢,槐米3錢,茯苓5錢,防己5分,黃芩1錢。 主治:陽明痙症。感濕熱之氣,復感風邪,手足牽引,肉瞤胸脹,低頭視下,肘膝相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