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飲

DU ZHO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肝經 21%
心包經 16%
膽經 16%
腎經 13%
脾經 8%
心經
肝經
心包經
膽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杜仲飲以杜仲為君藥,乃因其藥性溫和,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效。

杜仲為杜仲樹的乾燥樹皮,其性溫、味甘,入肝、腎經,能補肝腎之陰,益精血,強筋骨,安胎,對腰膝痠軟、足跟痛、妊娠腰痛、胎動不安等症狀皆有療效。

故杜仲飲以杜仲為君藥,取其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之目的。

杜仲飲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改善肢體麻木:杜仲飲主治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等症,而川芎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麻木,增強藥效。
  2. 輔助杜仲補肝腎:杜仲性溫,入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但性偏燥。川芎性微溫,入肝經,能調節氣血,緩解杜仲燥性,使藥效更平和,更利於補肝腎。

因此,川芎在杜仲飲中起到活血通絡、緩解疼痛,以及輔助杜仲補肝腎的作用,使方劑療效更全面。

杜仲飲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溫陽補腎之效。杜仲性溫,善補肝腎,但其偏於補腎陽,對於陽氣不足者,單用杜仲效果有限。而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膀胱經,為回陽救逆之要藥,可溫補腎陽,助杜仲之力,共奏溫補腎陽,強健筋骨之效。

此外,附子亦可助杜仲散寒止痛。杜仲雖能補腎,但亦有散寒止痛之功,而附子之溫陽散寒,可與杜仲相輔相成,更有效地達到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

主治功效


杜仲飲由杜仲、川芎、附子三味藥組合而成,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筋脈痙攣緊繃,腰膝無力。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補益肝腎功效可強筋骨、安胎,並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療效;安胎功效可調節女性內分泌系統,提高懷孕機率,鞏固胎氣,減少流產風險;補腎功效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疲勞。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杜仲飲,是中醫治療中風導致的筋脈痙攣緊繃,腰膝無力的常用方劑。其組成藥味,各具功效。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杜仲補氣、強筋骨,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三藥合用,共奏補氣活血、祛風散寒之功,是治療中風導致的筋脈痙攣緊繃,腰膝無力等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半,芎(艹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如人行5里再服,汗出慎外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杜仲飲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腹部筋脈肌肉拘急攣縮腰膝軟弱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杜仲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 組成:杜仲(去粗皮,炙,銼)1兩半,川芎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主治:中風筋脈攣急,腰膝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