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葉乳

柏葉乳

BAI YE R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經驗廣集》卷二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33%
大腸經 33%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柏葉乳方劑中加入人乳汁,主要源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潤補益:人乳汁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質、脂肪、乳糖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陰潤燥、補虛益氣的功效。柏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但其寒涼之性易傷脾胃,加入人乳汁可緩解藥性,增強其滋補作用,並保護脾胃。

2. 親和性高:人乳汁與人體具有天然的親和性,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所含的免疫因子亦能增強人體抵抗力。配合柏葉清熱解毒之效,可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柏葉乳方劑中包含側柏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側柏葉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柏葉乳方劑多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各種疾病,如瘡瘍腫毒、濕疹、燒傷等。側柏葉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涼血止血: 側柏葉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如鼻出血、咯血、尿血等,有一定療效。柏葉乳方劑中加入側柏葉,可以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減輕出血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柏葉乳]主治「淋病」,此處「淋病」非現代性傳染病,而是中醫所述「淋證」,泛指小便頻數短澀、滴瀝刺痛、小腹拘急不適的病症,可能包含熱淋、血淋等類型。此方以人乳和側柏葉配伍,應針對淋證伴隨陰虛或血熱之證,推測其功效側重於清熱涼血、養陰潤燥,以緩解尿血、尿道灼熱等症狀。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側柏葉(搗汁):

    • 性味苦澀微寒,歸肺、肝、大腸經,傳統用於涼血止血(如《本草綱目》載其「治尿血」)。
    • 淋證若因血熱妄行導致尿血,側柏葉可清熱涼血,其揮發油及黃酮類成分可能具抗炎作用,減輕尿道黏膜刺激。
  2. 人乳

    • 性味甘平,古稱「仙人酒」,能補血潤燥(如《本草備要》言其「補五臟,令人肥白」)。
    • 淋證日久易傷陰津,人乳可能透過滋養陰液,緩解陰虛內熱所致之口渴、尿澀;其免疫球蛋白或可調節局部炎症。

三、配伍邏輯與推論

  • 協同作用:側柏葉偏寒涼,人乳甘潤,二者調和後兼顧「清熱不傷陰,滋陰不滯邪」,適合血熱陰傷之淋證。
  • 用法深意:空腹熱服,可能助藥力直達下焦;人乳為載體,或增強側柏葉成分溶解吸收。

總體推測:此方簡潔,針對淋證病機中的「熱」與「虛」,透過涼血止血、滋陰潤燥的雙向調節,改善小便赤痛及體虛症狀,體現中醫「標本兼顧」的思維。

傳統服藥法


人乳1大杯,側柏葉(搗取汁)。
上調令和,空心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尿道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柏葉乳, 出處:《經驗廣集》卷二。 組成:人乳1大杯,側柏葉(搗取汁)。 主治:淋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