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陳醋方」中加入「人乳汁」實屬罕見,應謹慎看待。此方並非傳統醫學常用方劑,其組成及功效缺乏醫學依據,且人乳汁的藥用價值尚未得到科學驗證。
可能原因包括:
- 民間偏方:民間流傳的偏方可能將人乳汁視為一種特殊藥物,但缺乏科學證據支持其功效。
- 特殊病症:部分罕見病症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療方法,但需由專業醫師評估,不可自行使用。
總而言之,使用「陳醋方」需慎重,並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避免造成健康風險。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陳醋方」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中記載的「陳醋方」,主治中風導致的「不得語,舌根澀硬」之症。此方由陳醋、三年醬汁、人乳汁三味組成,其配伍看似簡單,實則蘊含深厚的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 治療中風失語: 「陳醋方」最主要的功效,在於治療因中風所導致的語言障礙,特別是舌頭僵硬、難以發聲的情況。此症狀在中醫學中多與氣血瘀滯、經絡阻礙有關。
- 改善舌根澀硬: 方劑針對「舌根澀硬」的問題,顯見其藥性具有通絡活血、軟堅散結之效。中風導致的舌根僵硬,往往伴隨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而此方能有效改善。
治療原理分析:
陳醋: 陳醋味酸,性溫,具有活血散瘀、軟堅散結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酸味入肝,能夠疏通肝氣,促進氣血運行。中風患者常有氣滯血瘀之象,陳醋的酸性有助於破瘀通絡,使得氣血暢達,舌肌得以鬆弛。
三年醬汁: 醬汁性味鹹,具有軟堅、潤燥的功效,與陳醋同用,可加強軟化硬結之效。醬汁富含鹽分,能夠引藥入經,協助其他藥物直達病所。
人乳汁: 人乳汁性味甘平,具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之效。《本草綱目》中亦載人乳有「補陰血、益元氣」之功。中風患者常見陰血虧虛、津液不足之象,人乳汁可滋養陰液,濡潤舌體,並補益正氣,輔助其他藥物發揮效用。
綜合作用機制:
「陳醋方」三味合用,相輔相成。陳醋活血散瘀、通經活絡,三年醬汁軟堅散結,人乳汁滋陰潤燥、補益正氣。三者協同作用,一方面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解除舌肌的僵硬;另一方面可滋養陰液,濡潤舌體,使其恢復靈活。此方之妙,在於以酸、鹹、甘三味,發揮活血、化瘀、滋陰、潤燥之功,從而達到治療中風失語、舌根澀硬的效果。
與其他治法之比較:
《聖濟總錄》中亦提及其他治療中風失語的方劑,例如「竹瀝湯」、「白礬散」、「桂心散」等,這些方劑的治療思路與「陳醋方」有所不同。「竹瀝湯」以竹瀝清熱化痰、人乳汁滋陰潤燥、醬汁引藥入經,旨在通經絡而開竅;「白礬散」和「桂心散」則著重於局部刺激,以藥物辛辣之性,刺激舌體,以期涎出而開語。相比之下,「陳醋方」更側重於活血化瘀、濡潤舌肌,為一溫和而有效的治療選擇。
綜上所述,「陳醋方」為治療中風失語、舌根澀硬之有效方劑,其配伍合理,藥理作用明確,能夠針對中風病機,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陳醋2合,三年醬汁5合,人乳汁5合。
上相和研,以生絹濾絞取汁。
分為3服,日夜服之,服盡能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陳醋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陳醋2合,三年醬汁5合,人乳汁5合。 主治:中風不得語,舌根澀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