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退赤露方劑中包含黃連,乃因其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功效。
黃連能清心火,故可用於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的煩躁不安、口舌生瘡、心悸失眠等症;亦能清肝火,用於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
退赤露方劑主治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等症,黃連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控制血熱,止血止痛。
退赤露方劑中加入人乳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滋潤燥熱:人乳汁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滋潤燥熱的功效,尤其針對因熱毒蘊結所致的赤腫、瘡瘍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補益氣血,促進癒合:人乳汁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能滋補氣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熱毒耗傷氣血所致的虛弱症狀,能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
總而言之,退赤露方劑中加入人乳汁,旨在利用其清熱解毒、滋潤燥熱、補益氣血等功效,達到治療赤腫、瘡瘍等熱毒蘊結所致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退赤露」主治「疫眼上衝眼目,屬熱者」,意指因疫癘之氣或火熱上攻所致的眼部充血、腫痛、灼熱等症。此處「疫眼」可理解為具有傳染性或流行性的眼疾,如天行赤眼(類似現代急性結膜炎);「上衝」則強調火熱之邪上擾目系,導致紅赤疼痛。古代醫家定性此症為「熱證」,故治則以清熱瀉火為主。
組成與方義邏輯
黃連(君藥)
- 性味功效:苦寒,歸心、肝、胃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治療原理:黃連為清熱要藥,尤其善清心肝火熱。目為肝之竅,心火易上炎於目,黃連直接清瀉火毒,能褪目中赤腫,針對「熱邪上衝」之病機。
人乳汁(佐藥)
- 性味功效:甘鹹平,歸心、肺、胃經,滋陰潤燥,解毒潤目。
- 治療原理:人乳汁性潤,可緩和黃連苦寒傷陰之性,避免火熱雖退而目睛乾澀;同時其「解毒」功效協同黃連清餘熱,滋潤目絡,改善灼痛感。
樸消(芒硝)(加減藥)
- 性味功效:鹹苦寒,歸胃、大腸經,瀉熱通便,軟堅散結。
- 治療原理:若熱毒熾盛兼便祕,加樸消可導火熱下行,取「上病下治」之理,通過通腑泄熱以減輕目赤腫痛。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苦寒清熱結合甘潤調和:黃連瀉火為主力,人乳汁滋陰為輔佐,形成「清而不伐」的配伍,避免單用苦寒藥損傷正氣。
- 局部外用與整體調節:原文提及「浸點」或「煎點」,即以外用為主(如滴眼或洗眼),直接作用於眼部患處;若加樸消則兼顧內服,通過通腑間接降火。
- 針對「熱證」病機:全方從清心肝火、解毒滋陰、通腑泄熱三方面著手,符合中醫「熱者寒之」「火鬱發之」的治則,尤其適於實熱或疫毒壅滯之眼疾。
總結
「退赤露」以黃連為核心清瀉火毒,人乳汁調和藥性,必要時佐以樸消通腑,體現中醫治療目疾「清上潤下」的整體觀,尤其適用於外感疫癘或內生火熱上攻所致的急性眼病。
傳統服藥法
黃連、人乳汁。
上浸點,或煎點,或加樸消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退赤露, 出處:《眼科錦囊》卷四。 組成:黃連、人乳汁。 主治:疫眼上衝眼目,屬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