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柏滋腎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腎虛往往伴隨濕熱,黃連可清泄腎經濕熱,改善腎虛所致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 配伍黃柏,增強療效: 黃柏性寒,善於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與黃連同用,可加強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使藥力更加協調,更好地治療腎虛所致的濕熱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黃柏滋腎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上熱下冷,水衰心煩」,其病機關鍵在於:
- 上熱(心火亢盛):心煩、口舌生瘡、面赤等上部熱象,源於心火不降或腎水不足,無以上濟。
- 下冷(腎陽虛弱或寒凝下焦):足冷、腰膝痠冷、小便清長等下部寒象,反映腎中真陽不足或水寒不化。
- 水衰(腎陰虧虛):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本,水衰則心火獨亢,加劇上熱下寒之勢,形成惡性循環。
此證屬「心腎不交」之變證,需「瀉火滋陰、交通心腎」並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由「滋腎丸(知母、黃柏、肉桂)去桂加黃連」而成,其配伍思路如下:
黃柏(君藥):
- 苦寒沉降,直入腎經,善瀉相火(腎中虛火),治下焦濕熱。
- 與「水衰」相應,瀉火以存陰,防熱邪耗傷腎水。
知母(臣藥):
- 甘寒養陰,清肺胃之熱,協同黃柏增強滋陰降火之效。
- 針對「水衰」之本,補足腎陰以制亢陽。
黃連(佐藥,取代肉桂):
- 黃連苦寒,清心火、解煩熱,直接針對「上熱心煩」之主症。
- 去肉桂之辛熱,避免助火升陽,改以黃連加強瀉心火之力,更契合「上熱下寒」之病機。
加減變化之意義:
- 原「滋腎丸」用少量肉桂,意在引火歸元、助氣化,適合兼有腎陽不足之證;而本方去肉桂加黃連,轉為專清心腎之火,適用於「陰虛火旺為主,陽虛不甚」之證,尤其心火亢盛明顯者。
全方功效與機理
- 清上溫下:黃連瀉心火、黃柏瀉腎火,知母滋陰,共解「上熱」;黃柏兼能堅陰固下,緩「下冷」之標。
- 滋水降火:知母、黃柏補腎陰以治本,黃連助降火以治標,使水火既濟,心腎相交。
- 標本兼顧:瀉火不傷陰(知母佐制),滋陰不滯邪(黃柏苦燥),針對「水衰火亢」之複雜病機。
此方體現中醫「寒熱並調、攻補兼施」之法,適用於陰虛為主、心腎不交之虛實夾雜證。
傳統服藥法
滋腎丸去桂加黃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情煩燥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黃柏滋腎丸,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滋腎丸去桂加黃連。 主治:上熱下冷,水衰心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