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接命丹中包含人乳汁,主要原因如下:
1. 補益元氣: 人乳汁富含蛋白質、脂肪、乳糖等營養成分,以及各種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具有滋補強壯之效,能補益人體元氣,提升免疫力,有助於危重病人恢復體力。
2. 改善體質: 人乳汁中含有多種抗菌成分,可抑制細菌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改善體質,抵抗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接命丹主治「虛損勞瘵」,此類病症多屬元陽虧虛、精血耗竭之證,常見於久病體弱、房勞過度或年老腎衰者。其功效強調「養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老還童,卻病延年」,核心在於溫補先天之本(腎氣),透過臍中(神闕穴)外用,激發命門之火,以改善虛損狀態。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大附子
- 辛熱純陽,通行十二經,尤善補腎陽、溫命門。
- 切片後以布包與酒煎,取其醇烈之性滲透藥力,直達下焦。
臣藥:甘草、甘遂
- 甘草甘緩和中,制附子峻烈之毒,兼調和藥性。
- 甘遂逐水破積,與附子配伍形成「相反相激」之效:甘遂攻逐痰濕瘀滯,疏通經絡;附子溫陽化氣,助甘遂開通道路。二者相反(傳統十八反)卻共奏「激發陽氣、破積通痹」之功。
3.酒煎與麝香
- 燒酒辛熱走竄,增強藥力透達;文武火煎至酒乾,濃縮藥性於附子。
- 麝香芳香透竅,引藥入經,尤擅開通閉塞,助藥效速達丹田。
【外用機理】
- 臍中(神闕穴)給藥:此穴屬任脈,內聯五臟,為先天之根。陰乾藥丸置於臍部,透過經絡吸收,直補元陽。
- 黑鉛盒養藥:鉛屬「金水之性」,傳統認為可鎮攝浮陽、保存藥氣,防止附子辛散過度。
【整體方義】
此方以附子為核心,借甘遂之峻猛開通、甘草之調和緩衝,形成「溫通—攻逐—固護」三者協同。外用避開口服之毒,直達病所,旨在激活命門真火,促精血再生。其「返老」之效非指逆轉生理,而是透過提振腎陽,改善虛衰症狀,屬古代補虛峻劑之巧思。
傳統服藥法
大附子1枚(重2兩2錢,切作薄片,夏布包定),甘草2兩,甘遂2兩(捶碎)。養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老還童,卻病延年。
上用燒酒2斤共浸半日,文武火煎,酒乾為度,取起附子、草、遂不用,加麝香3分,捶千餘下,分作2丸,陰乾。
納1丸於臍中,7日1換,1丸放黑鉛盒內養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接命丹, 出處:《濟陽綱目》卷六十五。 組成:人乳(用瓷碟曬熱置乳于中)人胞1具(曬乾爲末)。 主治:虛損勞瘵。
接命丹, 出處:《內經拾遺》卷二引《養生類要》。 組成:人乳2酒盞,梨汁1酒盞。 主治:消痰,補虛,生血。主治:腎虛瘖痱。口不能言,足不能行。氣血虛弱,痰火上升,虛損困憊,飲食少進。及左癱右瘓,中風不語,手足腰膝身體疼痛,動履不便。
接命丹, 出處:《醫學入門》卷一。 組成: 接命丹(《醫學入門》卷一。)出處:《醫學入門》卷一。組成:大附子1枚(重2兩2錢,切作薄片,夏布包定),甘草2兩,甘遂2兩(捶碎)。主治:養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老還童,卻病延年。 。 主治:養丹田,助兩腎,添精補髓,返老還童,卻病延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