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煎

百合煎

BAI HE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肺經 50%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合煎」方劑中含有「百合」,主要原因有二:

  1. 百合性味甘涼,入肺心經,具有清熱潤肺、養陰止咳之效。 百合煎方多用於肺熱咳嗽、燥咳、失眠等症狀,而百合的藥性正好可以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清熱潤肺、安神定驚的作用。
  2. 百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例如,百合與麥冬、生地等藥材配合,可以更好地滋陰潤肺,清熱生津;與甘草、杏仁等藥材配合,可以更好地止咳化痰。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合煎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首載於《金匱要略》,主治「肺癰」,乃肺中熱毒壅盛、血肉腐敗成膿之證。肺癰臨床以咳唾膿血、胸痛、口燥為特徵,而百合性微寒,質潤黏滑,古醫籍謂其能「清肺潤燥」、「利氣散瘀」,恰合肺癰後期陰虛熱灼、膿痰未清之病機。其「或蒸或煮」之法,既能緩和藥性,又助其滋潤之效;佐蜜蒸則增潤肺止咳、解毒和中之功,此為古法調製之精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方簡峻,直指病所
    獨用白花百合,取其色白入肺,性味甘寒,符合《素問》「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之治則。百合富含黏液質,能黏附腐膿、潤澤燥熱,促進肺葉修復,此為「腐去新生」之理。

  2. 蒸煮調製,協同性效
    「蒸法」使百合質地柔軟,釋放黏液成分,易於敷布肺絡;「蜜拌」則借甘緩之性,既解毒(《本經》載蜜「安五臟,和百藥」),又助百合滲透黏膜,濡養肺陰。此配伍暗合「甘寒生津」之旨,尤適肺癰後期氣陰兩傷者。

  3. 頻食為要,積微成著
    「頻食」之法體現漸消緩散之治療策略。肺癰病程纏綿,若猛攻峻逐易傷正氣,百合煎以平緩之性日漸消解餘熱,潤枯生新,正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訓。

綜觀之,百合煎以「清潤」為核心,通過藥食同源之製法,既排膿濁又護肺陰,乃古人針對肺癰虛實夾雜病機所設之簡便良方。

傳統服藥法


白花百合。
或煮或蒸,頻食即愈,拌蜜蒸更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合煎,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白花百合。 主治:肺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