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勞煎

百勞煎

BAI LAO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百勞煎方中加入杏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百勞煎用於治療勞傷咳嗽,而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以緩解因肺氣虛弱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杏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其他藥物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狀。

因此,百勞煎方中加入杏仁,可以有效地發揮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勞傷咳嗽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勞煎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勞嗽」,其症狀特點如下:

  1. 時間性咳嗽:咳勢「旦輕夕重」,反映肺氣虛弱,晨起陽氣初升暫緩,入夜陰盛則加重。
  2. 寒熱失調:「憎寒壯熱」提示表衛不固,或有陰虛內熱,正邪交爭。
  3. 情志與食慾異常:「少喜多嗔」屬肝氣鬱結,影響肺氣宣降;「忽進忽退」形容病情反覆;「積漸少食」為脾虛運化不足。
  4. 面色與脈象:「面色不潤」為氣血不榮;「脈緊浮」主外邪未淨或正氣抗邪。

綜合而言,此證屬肺勞兼氣陰兩傷,可能涉及外邪久戀、肝脾失調,病機以肺氣壅滯、痰濁內蘊為核心。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君藥:杏仁(半斤)

  • 藥性:苦辛微溫,歸肺、大腸經。
  • 傳統作用
    • 宣肺降氣:解肺氣壅滯之咳嗽,針對「勞嗽」主症。
    • 潤燥化痰:杏仁脂質豐富,能潤燥結之痰(童便浸製後更增下行之性)。
    • 通腑導滯:肺與大腸相表裡,降肺氣則腑氣通,間接消痰濁。

2. 輔料:童便(二升浸、三升煎)

  • 藥性:咸涼,歸肺、腎經。
  • 配伍意義
    • 滋陰降火:童便(健康童男尿)古稱「回龍湯」,能引火下行,緩解虛熱上炎之「壯熱」。
    • 活血散瘀:助杏仁通肺絡之郁滯,改善久咳傷絡。
    • 反佐制燥:杏仁溫燥,童便涼潤,相互制約而增潤肺之功。

3. 製法與劑型強化

  • 童便浸七日:使杏仁藥性趨於下行,並藉童便滲透解毒(古法認為可去杏仁小毒)。
  • 水研如泥:充分釋放杏仁油脂,增強潤肺效果。
  • 煎膏與炒麵為丸
    • 膏劑:適於慢性勞損,緩圖取效。
    • 炒麵丸劑:炒麵健脾益氣,丸劑護胃,契合「積漸少食」之脾虛。

整體治療邏輯

此方以潤肺降氣為主,兼顧滋陰活血,透過「肺腸同治」「金水相生」途徑,達成以下作用:

  1. 直接止咳:杏仁宣降肺氣,解除氣逆咳嗽。
  2. 痰瘀並治:童便活血,杏仁化痰,針對久咳入絡之病勢。
  3. 固護脾腎:炒麵健脾,童便益腎,從後天、先天扶助肺氣。

適用情境:尤適合肺勞陰傷兼痰氣交阻者,婦女、室女陰血易虧,故云「服之妙」。惟全方偏潤降,若外感初起或痰濕壅盛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杏仁半斤。
上取杏仁子瓶內,以童便2升, 浸七日,瀉出,去小便,以暖水淘過,於沙盆內研如泥,別用垍瓶,以小便3升,煎之如膏。
量其輕重,食上熟水調1匙至半匙,室女,婦人服之妙。以炒麵和膏為丸,尤佳。食後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百勞煎, 出處:《雞峰》卷九。 組成:杏仁半斤。 主治:勞嗽,旦輕夕重,憎寒壯熱,少喜多嗔,忽進忽退,面色不潤,積漸少食,必入肺,脈緊浮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