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百粉丸方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百粉丸主治濕熱下注,導致的帶下病,黃柏可清解濕熱,使帶下減少,症狀緩解。
- 抗菌消炎: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帶下病常因濕熱蘊結,或外感濕邪,導致局部炎症,黃柏可有效抑制炎症,促進病竈恢復。
百粉丸中包含知母,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肺、滋陰潤燥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知母,一方面可以清泄肺熱,緩解肺熱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另一方面可以滋陰潤燥,緩解燥熱所導致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因此,知母在百粉丸中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肺熱燥熱引起的多種症狀。
百粉丸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 清熱利濕:文蛤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濕熱內蘊引起的諸症,如口苦、口渴、小便不利、濕疹等。
- 軟堅散結:文蛤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成分,具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痰核、瘰癧、乳癰等病症。
因此,百粉丸中加入文蛤,可起到清熱利濕、軟堅散結的功效,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百粉丸方劑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鎮心安神: 牡蠣性寒鹹,入肝、腎經,具有重鎮安神之效。其能平抑肝陽、降逆氣,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與百粉丸中其他安神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其鎮心安神之效。
- 軟堅散結: 牡蠣味鹹,可軟堅散結,有助於消解體內積聚的痰濁,改善痰多咳嗽等症狀。百粉丸方劑中亦有化痰止咳之藥物,牡蠣的加入可提升其化痰止咳之效,使療效更佳。
百粉丸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生津的功效。百粉丸為補益氣血之劑,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山藥能健脾益氣,為藥物提供良好的吸收和利用基礎,從而提升整體療效。
- 固腎止瀉: 山藥亦能健脾固腎,而腎主固澀,對於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症狀,山藥能起到固腎止瀉的作用,與百粉丸中其他止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百粉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百粉丸主治「腎虛火動遺精」,乃針對腎陰不足、虛火內擾所致之遺精症狀。此證多見於思慮過度、房事不節者,症見夢遺滑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口乾舌燥等陰虛火旺之象。方中以滋陰降火為主,兼以固精止遺,使腎陰得補、虛火得降、精關得固。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分析
黃柏(童便炒):苦寒沉降,經童便炮製後減其苦寒之性,增強滋陰降火之效。主入腎經,善清下焦虛熱,為降相火之要藥。
知母(童便炒):甘寒質潤,與黃柏相須為用(即知柏配伍),經童便炮製後更添滋陰之效。能清熱瀉火、滋腎潤燥,尤善治陰虛火旺之證。
蛤粉(略炒):咸寒之品,略炒後緩其寒性。功能清熱利濕、化痰軟堅,在此方中輔助降火,兼能固澀精液。
牡蠣(火煅):咸澀微寒,煅後增強收澀之性。為固精止遺之要藥,能潛陽固澀、鎮靜安神,有效收斂浮越之相火。
山藥(酒炒):甘平質潤,酒炒後增強補益之功。既可健脾益氣,又能滋腎固精,標本兼顧,防諸藥寒涼傷胃。
組方邏輯推理
此方以「滋陰降火,固精止遺」為核心治療思路,體現了以下配伍特點:
標本兼治:黃柏、知母清熱降火治其標;山藥滋補腎陰治其本;牡蠣、蛤粉固澀止遺兼治症狀。
補瀉兼施:知母、山藥屬補,黃柏、蛤粉屬瀉,牡蠣則補瀉兼具,形成動靜結合的配伍格局。
升降相因:黃柏、知母沉降以降火;山藥輕升以輸布津液;牡蠣重鎮以潛陽,構成升降相宜的藥勢。
治療原理
腎中陰虧則相火妄動,擾動精室致遺精頻作。本方透過:
- 黃柏、知母直折相火,清除虛熱
- 蛤粉、牡蠣咸寒固澀,安定精室
- 山藥健脾益腎,充養先天之本 使陰陽重新平衡,水火既濟,則遺精自止。全方寒而不凝,補而不滯,澀而不膩,正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
傳統服藥法
黃柏(童便炒)、知母(童便炒)、蛤粉(略炒)、牡蠣(火煅)、山藥(酒炒)。
上為末,搗爛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空心鹽湯、溫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降火、固精止遺的功效,適合於腎虛火動遺精的患者服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百粉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八。 組成:黃柏(童便炒)、知母(童便炒)、蛤粉(略炒)、牡蠣(火煅)、山藥(酒炒)。 主治:腎虛火動遺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