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湯

BAI B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19%
脾經 13%
胃經 13%
肺經 11%
大腸經 5%
三焦經 2%
腎經 2%
膽經 2%
心包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百病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百病湯往往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血不足、免疫力低下等症狀,而黃耆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改善體質。
  2. 扶正祛邪: 百病湯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黃耆能扶持正氣,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同時還能幫助機體抵抗病邪,促進疾病康復。在百病湯中加入黃耆,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百病湯中加入黃芩,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痢的功效。黃芩味苦寒,歸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血安胎之效。

在百病湯中,黃芩主要用於清熱解毒,以治療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疾病。同時,黃芩亦可燥濕止痢,對於濕熱下注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也有療效。

百病湯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平肝熄風:鈎藤味苦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功效。其能平息肝陽上亢,鎮定神經,有效緩解頭痛眩暈、驚癇抽搐等症狀。

二、活血通絡:鈎藤亦可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疏通經脈,緩解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百病湯中加入鈎藤,可發揮其平肝熄風、活血通絡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由肝陽上亢、氣血瘀阻引發的各種疾病。

「百病湯」並非正式中藥方劑,其組成也並未明確記載包含「蚱蟬」。

若您所指的方劑另有其名,請提供更詳盡資訊。

但一般而言,中醫使用「蚱蟬」入藥,主要是因為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利咽止痛等功效。

若「百病湯」中確實含有「蚱蟬」,可能意指該方劑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等功效,可針對某些特定疾病進行治療。

百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百病湯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藥性各不相同,甘草可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協調、更安全。
  2. 補脾益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疲勞的作用。百病湯一般針對體虛乏力、抵抗力下降等問題,加入甘草可增強人體正氣,促進身體康復。

總之,甘草在百病湯中起到重要的調和與補益作用,有助於提升藥效、減輕毒副作用,使治療效果更佳。

百病湯中包含蛇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蛇蛻性味甘平,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蛇蛻入藥,能疏通經絡,散瘀止痛,對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等疾病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 蛇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蛇蛻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百病湯中加入蛇蛻,不僅能祛風濕止痛,還能活血化瘀,對於多種病症具有治療作用。

百病湯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藥性。牛黃乃牛膽結石,其性寒涼,味苦,入心、肝、膽經,能清心火,解熱毒,開竅醒神。

當人體出現熱毒壅盛、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等症狀時,牛黃可通過清熱解毒,使熱邪消散,恢復神志;同時,其開竅醒神之效,可使患者神志清醒,恢復正常。因此,在百病湯中加入牛黃,有助於治療因熱毒內蘊而導致的各種疾病。

主治功效


百病湯:中醫方劑中的神奇存在

中藥方劑「百病湯」主要由黃耆、黃芩、鈎藤、蚱蟬、甘草、蛇蛻、牛黃組成,具有小兒驚癇脹滿,掣縮嘔吐,煩悶等功效。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鈎藤:**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之功。平肝息風可緩解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驚癇抽搐、妊娠子癇,清熱瀉火可治熱病、潰瘍、喉嚨痛、牙痛等病症。
  • **蚱蟬:**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息風止痙、清熱明目、鎮靜安神、利尿通淋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蛇蛻:**性味甘、寒,歸肝、腎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明目、鎮靜安神、利尿通淋等功效。
  • **牛黃:**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百病湯」具有小兒驚癇脹滿,掣縮嘔吐,煩悶等功效,由黃耆、黃芩、鈎藤、蚱蟬、甘草、蛇蛻、牛黃組成,具有補氣、清熱、息風、鎮靜等功效,在臨牀上廣泛應用於小兒驚癇、癲癇、熱病、潰瘍、喉嚨痛、牙痛等病症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黃耆1分,黃芩1分,鈎藤1分,蚱蟬3分(炙),甘草2分(炙),蛇蛻皮1寸(炙),牛黃3銖。
以水1升半,煮取6合,百日兒服半合,2歲服3合。取利為度,有汗則以粉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百病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八。 組成:黃耆1分,黃芩1分,鉤藤1分,蚱蟬3分(炙),甘草2分(炙),蛇蛻皮1寸(炙),牛黃3铢。 主治:小兒驚癇脹滿,掣縮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