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清毒百應丸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 瀉熱解毒: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之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腸胃積熱、便祕等症狀,大黃能有效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排毒。
- 消腫止痛: 大黃還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腹痛等症狀。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大黃,正是利用其瀉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目的。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蒼朮,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燥濕化濕:蒼朮味辛性溫,善於燥濕化濕,能祛除體內濕邪,有助於清除因濕邪入侵而引起的各種毒素。
2. 醒脾開胃:蒼朮亦能醒脾開胃,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因濕邪阻滯脾胃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進一步促進機體排毒。
因此,蒼朮在清毒百應丸中起到燥濕化濕、醒脾開胃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濕邪引起的各種毒素積聚,達到清毒解毒的作用。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抑制細菌、病毒的生長繁殖,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利濕止癢: 黃柏亦有較強的利濕止癢作用,可有效抑制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適用於各種濕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
因此,黃柏在清毒百應丸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利濕止癢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功效。
清毒百應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潤腸通便、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並有助於傷口癒合。
- 補益氣血,增強免疫:當歸為補血要藥,能滋養氣血,提高機體免疫力,對於長期服用清毒百應丸患者,當歸可緩解藥物對身體的損傷,增強抵抗力,促進康復。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槐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槐花性涼,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作用。其能清泄肝火,涼血止血,對於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便血等症狀,都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槐花還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等作用,因此在清毒百應丸中加入槐花,不僅能增強其清熱解毒功效,還能輔助治療其他相關疾病。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藥性。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其有效成分綠原酸、木樨草苷等,能抑制細菌生長,抗炎消腫,尤其對於外感風熱、暑濕、瘡瘍腫毒等病症有顯著療效。因此,金銀花在清毒百應丸中,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清毒百應丸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抑制細菌生長,並促進炎症消退,對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皁莢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其皁苷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清毒百應丸中加入皁莢,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多重功效,提升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毒百應丸」之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諸瘡」,蓋指多種皮膚瘡瘍、癰腫、濕疹、熱毒壅滯等症。其核心在於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活血消腫,使內蘊之熱毒從二便排出,以達瘡瘍消散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錦紋大黃
- 功善瀉熱通腸、涼血解毒,兼能破瘀消腫。
- 方中獨取大黃切片反覆浸藥汁後曬乾,旨在緩其峻瀉之性,並使藥汁精華滲入大黃,增其清熱解毒之效。
臣藥:蒼朮、黃柏(即二妙散配伍)
- 蒼朮燥濕健脾,黃柏清下焦濕熱,二者協同清熱燥濕,針對瘡瘍伴濕熱之證。
佐藥:當歸、槐花、金銀花
- 當歸活血養血,助大黃散瘀而不傷正;槐花涼血止血,清肝膽濕熱;金銀花為瘡家聖藥,清解血分熱毒。
使藥:皂角
- 辛散走竄,通竅滌痰,兼能消腫排膿,助諸藥透達病所。
全方設計邏輯
- 瀉下排毒:大黃為核心,導熱毒從大便出,輔以皂角通腑。
- 清熱燥濕:蒼朮、黃柏解決濕熱膠結之病機。
- 活血涼血:當歸、槐花調和血分,防熱毒灼傷血絡。
- 解毒散結:金銀花、皂角直接針對瘡瘍腫毒。
治療原理
熱毒瘡瘍多因氣血壅滯、濕熱蘊結而成。本方通過瀉下通便(大黃)、燥濕(蒼朮、黃柏)、涼血(槐花)、解毒(金銀花)、活血(當歸)等多途徑,使邪有出路(二便),氣血調和,瘡毒自消。製丸緩攻,兼顧攻邪與藥力持久性。
傳統服藥法
錦紋大黃1片(切碎),蒼朮4兩,黃柏4兩,當歸4兩,槐花4兩,金銀花4兩,皂角4兩。
上細切,水12碗,煎至10碗,去渣,浸大黃令透,取起曬乾,又浸又曬,以乾盡為度,為末,面稱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64丸,白湯送下,以大便下滯物為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清毒百應丸, 出處:《夀世保元》卷九。 組成:錦紋大黃1片(切碎),蒼朮4兩,黃柏4兩,當歸4兩,槐花4兩,金銀花4兩,皂角4兩。 主治:諸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